首師大版五年級品德與社會下冊第四單元不能忘記的歷史教案
4、共產黨的態度。
二、解放戰爭的歷程(30分鐘)
1、三大戰役
①自學教材、資料,了解三大戰役的名稱、時間、地點、主要領導人、簡單經過、殲敵數量、作用。
②小組討論,解決疑難問題。
③全班交流,解決主要問題。
④教師隨機展示課件:三大戰役示意圖。
⑤板書:遼沈戰役1948.9~1948.11 47萬
淮海戰役1948.11~1949.1 55萬
平津戰役1948.12~1949.1 52萬
⑥教師小結:1948年秋開始,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領導人民解放軍,同國民黨軍隊開展主力決戰,進行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了國民黨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殲滅,為渡江戰役和解放全中國奠定了基礎。
⑦三大戰役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2、解放全中國。
①師過渡語:三大戰役后,國民黨反動派并不甘心失敗。他們把殘余的部隊拼湊起來,布防在長江南岸,企圖憑借長江天險,阻止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
板書:渡江戰役
②展示課件:渡江戰役示意圖。
③學生簡單了解渡江戰役的時間、簡單經過、結果。
④教師小結:1949年4月21日,等候在長江北岸的解放軍百萬雄師,接到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的進軍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的獨立和完整”。戰士們高呼“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的口號,從江蘇江陰,到江西湖口500多千米的戰線上,分三路渡江,以排山倒海之勢直下江南。敵軍的防線被摧毀。4月23日,解放軍攻入南京,占領了國民黨政府的“總統府”。國民黨反動政權垮臺了。
⑤提問:渡江戰役取得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⑥教師補充小結:南京解放后,各地解放軍向國民黨殘余敵人展開猛烈進攻。國民黨殘余勢力逃往中國臺灣。1950年6月,除西藏、中國臺灣和沿海一些島嶼外,全國領土都解放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偉大勝利。
三、總結談話,情感體驗(4分鐘)
1、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禮:戰場上的烈士——楊靖宇、趙一曼等;國名黨監獄中的烈士:江姐、陳然等。
2、可敬的品質:(堅定的信仰、鐵打的身軀、忠誠的信念。
3、學習本課的感想與收獲。
四、布置作業,課后延伸(1分鐘)
自選作業:
1、制作三大戰役示意圖演示圖。
2、講一些人民支前的故事,例如:子弟兵母親戎冠秀。
3、參觀軍事博物館。
4、了解董存瑞的故事。
5、收集革命烈士的事跡,講革命烈士的故事。
板書設計:
民族解放之路
三大戰役:遼沈戰役1948.9~1948.11 47萬
淮海戰役1948.11~1949.1 55萬 解放全中國
平津戰役1948.12~1949.1 52萬
渡江戰役:1949.4.21~1949.4.23
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敬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