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品德與社會 我們為祖先而驕傲教案
寫一句表現冬的詩:
勸誡人們珍惜時間:
表現人們思鄉之情:
⑷書寫唐詩
這次“中華文明藝術之旅”即將結束,選一首你最喜歡的唐詩,用毛筆書寫端正,蓋上你自制印章,掛在我們的教室里留作紀念。
點評:借用誦詩比賽的形式,讓全體學生共同參與,在誦詩情境中體會詩歌藝術之美。另外,在賞析唐詩過程中將詩、書、畫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形式。
4、總結延伸
師: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詩僅僅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今天,我們只是剛剛將手探入詩的海洋中,就已經感受到詩人們魅力。這些詩經歷一千多年的風風雨雨,仍然像一顆顆珍珠熠熠生輝,因為它們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結晶。
一直到現在,多少代人在吟誦著這些詩作,汲取其中的精華來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古人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讓我們在這唐詩的世界里遨游,既可以獲取許多知道,又可以得到美的享受。因為只有民族的,生命力才是最旺盛的。
同學們,讓我們看看京劇,聽聽昆曲,讀讀四大名著,欣賞傳統音樂,再來瀏覽一下各地的民間工藝,我們必將會為自己是一句炎黃子孫而驕傲、自豪。大家也可以查閱相關資料,在一起互相交流。
5、在中國民樂聲中朗誦唐詩結束新課
三、課件制作和使用的設想:
本課的課件,是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進行制作的,將一些抽象的、陌生的人和物轉化為學生熟悉的直觀形象的。
四、對本課時教學的簡短提示與建議
通過一組照片,把靜態的教學內容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貼近兒童生活的內容兒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愿學,樂學,也容易激發自豪感。
本課教學設計總體評價與反思:本課的教學設計,能圍繞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經驗,通過錄像故事、圖片介紹、實物出示、音樂渲染,以巧妙設置的情境,以遞進的點評喚醒學生學習智慧,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學生隨著課堂教學的深入,對目標的認知由初知到深知,由深知到行知,其體驗廣度逐步拓展,體驗程度逐步加深,課堂體驗逐步內化為學生的道德。通過教師啟發性的教學來促進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對民族文化認同和尊重,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