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拿主意
一、 讓我想想
測一測
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有的人總是別人怎么說就怎么做,自己懶得思考,遇事缺乏主見。你是這樣的人嗎?請你如實回答下列問題,在括號里填上“是”或“否”。
1.我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聰明,由此在輪到自己作決定時,常常要參考別人的意見或干脆請別人代作決定。()
2.我總抱怨自己不如他人聰明。( )
3.當我遇到難題時,我認為自己思考太費時間,還不如直接問別人。( )
4.當我發現自己作出的結論與大多數同學不一樣時,總感到很害羞。( )
5.我做作業時總需要父母先“提示”一下該怎么做。( )
6.買學習用品和服裝時,我總喜歡看見同學們買什么我就買什么。( )
7.我的獨立生活能力較差,大部分自我服務性勞動都是父母為我做的。( )
評價:每題選“是”記1分,選“否”不得分。
你的總分 。
你的分數越高說明你思維的獨立性越差,依賴性很強。
二、 相信自己
議一議
遇到下面情況,你認為應該選擇哪種做法最好。請在后面的括號里打“∨”。
(1)李明和趙華是我的好朋友。他倆為一件小事發生爭執,互不相讓,還打了架,我知道了這事后。
①不說,給他倆保密。( )
②告訴老師或他們的家長。( )
③給他們講道理,讓他們握手言和,各自作自我批評。( )
(2)我和表哥去乘車,表哥沒買票,我應該。
①告訴售票員。( )
②幫表哥買票。( )
③說服表哥,讓他主動買票。( )
三、 學習生活有計劃
誰偷走了他們的時間
教師指導語:時間如此寶貴,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卻經常遇到下面的情況:
(學生表演小品或看錄像)
1.幾個同學出板報,事先沒有安排好,負責寫字的和負責繪畫的兩組同學,一會兒窩工,一會兒搶地盤兒。
2.一個學生在家里寫作業,可是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翻看翻看報紙,甚至邊看電視邊寫,結果到晚上該睡覺時還沒寫完。
3.放學了,幾個同學商量著去打游戲機,班長問他們作業寫完了嗎,他們回答:“作業?作業算什么?等到明天早上早點到學校,保證10分鐘完成。”
小品劇表演完畢后,大家進行分析、討論:三個小品劇說明了什么問題?同學們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制定作息時間表
作為小學生,應該怎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你有沒有在不知不覺中將時間消耗在無所事事中,既沒有學習,也沒有娛樂,甚至沒有休息……
做個時間統計表。算一算你一天利用了多少零碎時間?一周又利用了多少?照此計算,一個月、一年又能利用多少零碎時間?
你想把這些大量的零碎時間節約下來嗎?你想讓自己的學習有規律嗎?那么和同學們一起動手來制作屬于你自己的作息時間表吧。
例如:
時間 主要任務和安排
6:30~7:30 晨練、晨讀
12:30~14:00 午休、做作業
17:30~18:30 做作業、復習、預習
18:30~19:30 看動畫片、聽新聞
19:30~21:00 讀課外書
合理利用時間小建議
1.一放學立刻回家做作業;
2.做作業前先復習今天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
3.把學習用具放得整齊,便于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