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伴我長大》
學情分析
獨生子女的數量正在與日俱增,他們每天都過著眾星捧月般優越的生活,漸漸地缺失了愛心和責任,而本課內容對培養剛剛步入學校孩子的愛心和責任心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縱觀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我參照課程標準以本課主題目標為依據,將教材和學生實際結合起來制定切實可行的課時教學目標,并采用層層推進的教學設計,幫助學生把對愛的模糊感受上升為理性的認識,使學生能在感受愛的基礎上表達愛傳遞愛,為他們今后人格的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有效地提高了本節課教學實效性。
教學目標
情感與態度:使學生體驗和認識到自己是在爸媽的關心下成長的,父母為自己的健康成長付出了無私的愛。從而激發學生感激父母、熱愛父母的感情。
行為與習慣: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從小處學會關心、體貼父母。
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搜集、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知道父母把自己養大不容易,學會回報父母。
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尋訪、共同回憶等親情活動,以及誦讀兒歌、演唱歌曲、情景體驗和孝心行動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父母的關愛的幸福,懂得要心存感激,學會關心父母。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為父母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從小處學會關心、體貼父母。
教學難點
懂得要心存感激,學會關心父母。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自己小時候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照片,回憶小時候父母關愛自己的事例,以作示范。
學生準備: 1.收集爸爸媽媽關愛自己成長的點滴小事例,以備交流時用。
2.一些和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照片及小時候穿過的衣物。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36-p38頁內容,話題為“爸爸媽媽都愛我”。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39-p40頁內容,話題為“我在長大”。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活動一 媽媽的愛在哪里
1.播放短片《小三三的一天》,老師對畫面進行描述。
一大早,太陽公公就露出了笑臉,小鬧鐘唱起了歌,可愛的小三三起床了,媽媽趕緊抱起小三三,迅速穿好衣服,替三三刷牙洗臉,涂抹面霜后,把早已準備好的小手帕放進她的兜里,又從廚房里端出沖調好的美味牛奶,和嫩嫩的雞蛋,為小三三系上小兜,甜甜地看著她吃著營養豐富的早餐……
2.大家快來找一找:媽媽的愛在哪里?
3.學生發言:(配背景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
(1)媽媽的愛藏在香香的衣服里,每天夜里,在小三三甜甜入睡后,媽媽還在洗手間里用心地搓洗著衣服。
(2)媽媽的愛藏在美味的牛奶里,每天早晨,全家人還在夢鄉里,媽媽就悄悄地起床,為小三三準備好營養的早餐。
(3)媽媽的愛藏在小牙刷里……
(4)媽媽的愛藏在溫暖的臂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