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伴我長大》
(3)小組活動:自由組合,與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欣賞自己搜集來的故事,并將聽來的事情告訴好朋友。
(4)夸夸自己的爸爸媽媽:在自己的成長中,他們操碎了心,為自己的成長傾注了滿腔心血。誰能夸夸自己的父母?并把帶來的父母照片貼到“愛的小屋”中。
(5)總結。有了泥土,嫩芽才會長大;有了陽光,春芽才會開花;有了爸爸媽媽的愛心我們才會茁壯成長。我想大家心里一定充滿了感激,此時此刻,你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心里話是什么?你想用什么樣的行動來回報爸爸媽媽?寫下你最想對父母說的一句悄悄話。(背景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三 說說成長的變化
1.展示活動:我的小相冊。讓學生比較自己的成長過程。
師:現在的你和小時候比除了個頭長高了,飯量增加了,還有什么變化?
2.展示體驗:學生根據自己的“成長小相冊”找一找自己的變化,并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與感受。(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我不僅外在變化了,而且也變能干了,懂得更多了。)
3.“我能行”調查表
“我能行”調查表
1)你能獨立背書包上學、放學上嗎?從上學到現在你一直是自己背書包,可以得2顆星。
2)你是自己洗頭、洗澡嗎?如果你做到了,得2顆星,爸爸媽媽偶爾幫洗頭、洗澡,得1顆星, 完成不了的不得星。
3)爸爸媽媽下班回家,你接過包、遞過茶嗎?從上學開始,偶爾做到,得1顆星,經常做到,得2顆星。 沒有做到不得星。
4)記得爸爸媽媽的生日嗎?你有沒有制作過禮物送給他們?記得爸爸媽媽的生日,得1顆星,制作過禮物送給他們,得2顆星。
5)你會洗碗嗎?一星期洗()次。 會洗,得1顆星。每星期洗2次或2次以上,得2顆星。
6)你每天早上都是自覺起床、洗漱,不需要爸爸媽媽的催促嗎?每天自覺完成,不需要催促的,得2顆星,有時候要催促,得1顆星,經常要催促不得星。
7)你回家后能自覺的復習和預習功課嗎? 每天自覺完成,不需要督促,得2顆星,有時候要督促的,得1顆星,經常要督促不得星。
8)在家你經常對爸爸媽媽撒嬌,發牛脾氣嗎? 聽從爸爸媽媽的教導,虛心改正的,得2顆星;偶爾頂嘴,得1顆星;經常頂嘴不得星。
調查結束,統計各自的星星數量,小組內比比誰獲得的星星數量多。根據調查結果,教師表揚、肯定學生的表現。
4.過渡語:同學們真的長大了,就像一棵棵小松樹那樣,讓我們唱一唱、跳一跳吧!
5.師生:同唱同跳《小松樹,快長大》
(貼切的內容配以簡單動作,強化了教學內容,又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轉換了課堂節奏。)
6.教師總結:爸爸、媽媽還有家中的長輩及老師們都是我們的“陽光雨露”,正是這陽光和雨露的哺育,才會有我們今天健康成長,我是一個幸福的孩子,長大后我們還要實現我們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