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版三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說說我自己
主題一 認識我自己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積極參與和探究的學習態度與精神。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與同學溝通、合作的能力。
3、初步了解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學會欣賞別人、尊重別人,懂得取長補短的道理。
教學設計:
1、嘗試、探究和體驗
給自己畫像,可能還是第一次,尤其又是畫人,肯定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所以我告訴學生,畫的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畫出了自己的特點。當學生畫完后,我讓每一個學生都將自己的自畫像向大家做了展示,并對大家說說自己的特點,為使同學們更加有自信,我要求每當一個學生介紹完自己的自畫像后,其他同學要鼓掌表示鼓勵。除畫自畫像外,我還要求學生在書上第2頁,將自己的特點按要求標出來,如果書上沒有的,要補充上去;并要求學生在書上第3頁下方的方框里寫一段簡短的自我介紹,并找幾個同學說一說。
2、找找自己的優點
說一說自己的優點、缺點,也可以說一說同學的優點。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們對自己有所認識,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好找到今后在學習、生活中努力的方向。要求學生先將自己的優缺點寫在書上的第4頁下方的方框中,然后再找同學分別說一說。并告訴同學們,要相互學習同學的優點,從而成為一個全方面發展的青少年。
3、學習別人的長處
通過書上的故事,以及關于取長補短的那段話,使學生知道這個道理,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有長處和短處。有短處也不要怕,我們可以改進,讓短處變成長處。如果每個同學都能學習別人的長處,就會變成大家喜歡的人。另外,我還要求同學說一說,你身邊同學的好人好事,啟發學生說一說你看到他這樣做的感受,從而使學生認識學習別人長處的重要性。
教學札記:
主題二 我的興趣特長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了解自己的興趣、特長,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明確成功需要克服困難和持之以恒。
2、通過學生認識自己的興趣、特長,培養與同學溝通、交流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
3、使學生知道健康的興趣,培養人的文明行為和高尚情操。懂得具有一種特長,需要克服困難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自己的作品,如書法、繪畫、手工等。
2、準備展示自己的特長,如唱歌、跳舞、英語口語會話、表演等。
教學設計
1、興趣與特長
讓同學們說一說自己有哪些興趣和特長。讀圖問題:“有的同學興趣廣泛,最后卻一事無成。這是為什么呢?”帶著問題讀圖,使學生從中明白,只是興趣廣泛,但沒有毅力,不能堅持,沒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能將自己的興趣發展為自己的特長的,也就是說雖然興趣廣泛,但缺乏毅力、堅持、持之以恒的精神,注定將一事無成。
2、相信我能行
看書第11頁,把書中的圖變為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并帶領學生閱讀海倫•凱勒的故事。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他們認識到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鑰匙,肯嘗試、肯努力是通向成功的開始,缺乏自信的人將會一事無成。
3、亮亮我的“絕活”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來充分的展示自己的特長,并簡單的作以介紹。在同學們充分展示自己特長的同時,我會注意鼓勵那些膽小的、平時不顯眼的學生大膽參與,對于他們微小的表現和進步都給予熱情的鼓勵和支持,使每一個同學都能夠用自己的自信和特長,充分的得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