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探秘”(精選3篇)
校園“探秘” 篇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校園的一般設施的構成、分布及其功能,激發熱愛校園的情感,從而自覺地去愛護它們。
2.大致了解學校工作人員的構成和他們的主要工作,感受工作人員的辛勞,激發尊重這些勞動者的情感。
教學重點:
分組“探秘”學校,進一步熟悉校園。
教學難點:
感受工作人員的辛勞,激起尊重勞動者、熱愛學校的情感;進一步促進交往能力的提高。
教學方法與策略:
運用小組活動形式,組織學生主動 “探秘”,從而有所發現、體驗。
教學準備:
帶領全班學生全面、初步地參觀校園。
教學過程設計:
一、分組“探秘”校園
1.布置任務,提出要求
大家已參觀過整個學校,今天讓我們再分成小組去學校的一個或幾個地方,好好地“探秘”,看誰的發現最多。
2.我們可以怎么“探秘”呢?(仔細看,大膽問,動腦想)
3.“探秘”的時候,我們還要注意什么呢?(有禮貌,守紀律,注意安全)
二、學生自主“探秘”
學生自由結合組成“探秘”小組,先商討“探秘”的內容,然后進行有目的性的“探秘”活動。
三、交流“探秘”發現
(一)對校園設施的“探秘”
1.你們到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有哪些發現?
2.進入這些場所,你們注意了什么?
(二)對校園工作人員的“探秘”
1.在“探秘”時,你們看到了哪些人?他們在做什么?
2.你是怎么對待他們的?
(三)其它收獲
你在“探秘”活動中還有什么想法、感受?(讓學生暢談其他各種收獲)
四、總結,激勵學生抒發內心真情
校園“探秘”不僅讓我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學校,也使我們懂得了要愛護學校的每一樣設施,尊重每一個為我們服務的人。最后讓我們每個人說一句最想說的話。(如:××小學,我愛你!叔叔阿姨,你們辛苦了!)
校園“探秘”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在校園里的參觀、考察活動,使學生了解校園一般設施的構成與分布,以及這些設施的功能,并知道愛護它們。
2.使學生了解學校大致的人員構成和他們的主要工作,知道學校離不開很多人的辛勤工作和勞動,學生應該尊重這些勞動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參觀自己的.學校,看一看學校里的環境怎樣,有哪些教學設施,有哪些專用教室。它們分別有哪些用處?
二.揭示課題:《校園“探秘”》
三.參觀校園
四.討論參觀校園后的結果
1.通過參觀,你看到學校里有哪些專用教室?
2.有哪些教學設施?
3.它們分別有哪些用處?
五.小組討論:
通過參觀,你看到了許多漂亮的教室,教室里有很好的教學設施,那我們平時應該怎樣來使用它,又應該怎樣來愛護它?
板書:尊重別人的勞動愛護公物
校園“探秘”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與學生一起制作學校的平面圖或學校模型,讓學生進一步理清自己學校的人員、設施的構成和分布。
2.讓學生學會用地圖或其他方式整理和表達自己的發現,并發展認識事物的空間感和方位感,以及簡單的認圖和制圖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老師出示學校平面圖,教會學生怎樣看平面圖。
2.說說圖中所標出的是什么設施?
二.說說學校里還有哪些設施?
三.添畫
把老師出示的學校平面圖中還沒畫出的設施,請同學添畫上去。
注意;不苛求學生畫得像不像,只要畫出意思就行。可以用標志性的東西來表示某個設施名稱。
四.討論:到實驗室、閱覽室、教師辦公室分別要注意哪些?
板書:實驗室——遵守規則,注意安全
閱覽室——安靜,不大聲喧嘩
教師辦公室——先敲門,再說“報告”。
師述:有些地方不能隨意出入,如實驗儲藏室、食堂、宿舍。
五.布置作業:回家后,可以用橡皮泥制作“我們的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