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體育 雙人跳繩
課題
雙人跳繩
學科
體育學段: 小學年級三年級相關
領域
運動參與 運動技能 身體健康 心理健康 社會適應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本課貫徹 “以人為本”的育人宗旨,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針對我校該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體育活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既面向全體,又注意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注重分層教學。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思維。突出一個“新”字,體現一個“改”字,以學生的心理活動為導向,面向全體學生,做到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具體表現在三個改變:1.改變了過去只重視運動技能形成的規律,只關心學生的生理負荷,到現在既重視運動技能與方法,同時注意關注學生身心變化,強調健身。2.改變過去的“教教材”為現在的“用教材教”,加強了體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積極開發、拓展教材,提高體育教學的實用性。3.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學背景分析教學內容:1.雙人跳繩 2.障礙接力學生情況:三年級小學生正處在生長發育時期,他們的骨骼、肌肉以及內臟器官發育還不完善。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對體育活動有廣泛興趣,喜歡學習別人的運動技巧,喜歡表現,愿意被老師和同學重視,自信心強。但有時還存在著任性,嬌氣、依賴性強、缺乏合作精神等不良心理傾向。另外他們的團體意識在逐漸加深,除對個人的競爭有興趣外,對團體競爭也發生濃厚興趣,開始注意教師和同學們對自己的態度。教學方式: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的理念。我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個性的發展,利用“寬松”的課堂環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健身的同時,加強思維能力的訓練(即探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啟發學生,促其善思,會思。按照單人——雙人,簡單——復雜,模仿——創新的教學過程,不斷激發學生練習興趣。讓學生向新的目標挑戰。本課在主教材的教學中,主要采用的是自主、合作、體驗、探究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分層、分組的教學形式,給學生廣闊的時間與空間進行練習,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培養他們自主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同時,利用學生的創造性動作進行展示,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在樹立學生信心的同時,利用孩子們的天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上始終做到既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最后,我根據小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在課上通過不斷變化的體育活動來提高他們的自信心以及意志品質和調節情緒的能力。同時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重視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能力的提高,提高體育技能和增進身心健康。因此,從學法設計到實施的各個環節,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手段:本課我采取了教師示范、講解——學生合作體驗——師生共同討論、探究——教師總結——學生展示——創新練習——展示——創新動作練習等教學手段。技術準備:我根據我校學生跳繩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要求和進程,首先充分理解和掌握了教材上關于雙人跳繩的動作方法,然后又充分利用網上資源,查找了相關內容的動作方法,課余時間自己進行了充足的準備,基本達到我所掌握的動作方法和種類可以應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現象。前期教學狀況、問題、對策說明:在一、二年級的跳短繩教學中,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很高,從簡單的單腳跳、雙腳跳、向前跳、向后跳等方式的練習,逐步開始接觸跳短繩,到后面的各種方式的單人單繩跳,逐漸加大了難度。然后開始進行雙人的1帶1跳繩,通過練習,學生的掌握情況很好。但學生掌握了動作以后,逐漸對此項內容失去興趣,所以學生練習的意愿、創新的意識等方面都不同程度的減弱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在三年級開展跳短繩活動的時候,把主導思想放在了創新、開發雙人跳繩的方法和種類上。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自主、合作、體驗、探究這種教學模式,把學生調動起來,讓他們真正融入此項練習當中,這樣,就能很好的把這一教學內容實施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