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體育“耐久跑----彎道跑技術”實踐課教學設計
“耐久跑----彎道跑技術”實踐課教學設計一、指導思想:本課教學對象為水平四七年級學生,是耐久跑單元在掌握了途中跑等相關技能后,進一步學習彎道跑技術的新授課。本著以學生為主體,以課標為依據,針對七年級學生的生心特點。以合作探究為主要教學法。根據“彎道跑”技術特點,以“圓”為主線,從對“圓”的認識,到在圓上嘗試多種練習,通過學生的自我體驗、共同探究來掌握彎道技術,把學生的學習,真正變成自發的、內在的探索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實踐創造的過程。改變以往單純為跑而跑,學生畏跑、厭跑的現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耐力素質,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同時,結合教法特點對學生進行“關愛殘疾人”教育。二、學習目標:1、學生能知道耐久跑練習的價值、作用及意義。2、通過自我嘗試體驗、探究學習掌握彎道跑技術,并在練習中積極進行嘗試、運用。 3、在積極參與過程中,體驗合作的喜悅、競爭的魅力和創新的樂趣,感受關愛“殘疾人”的必要性。三、學習重點:彎道跑時身體重心的控制;難點:學生身體各部分協調用力的能力四、教學流程: (一)收心熱身、激發興趣階段 1.課的導入:以“圓”為題,通過提問方式導入新課。(“圓”給人以完整、流暢、優美的感覺。同學們知道圓的基本要素嗎?——圓心、半徑) 2.畫圓操:用身體的各關節為圓心來畫最大最美的圓,充分活動各關節肌肉。 (二)嘗試體驗、探究發現階段——學習掌握彎道跑技術 ①以舉例提問方式導入主教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耐久跑的健康價值。 ②學生體驗:用橡皮筋捆住雙手跑彎道 只用左手跑彎道 只用右手跑彎道 雙手配合跑彎道 。通過不同練習形式的體驗比較、交流研討發現彎道跑技術的特點。 ③教師針對學生的不足之處,歸納彎道跑技術并對學生進行“關愛殘疾人”的人文教育。④學生根據交流的經驗再次運用彎道跑技術跑圓。(三)鞏固知識 發展能力階段 1.結合圖案創編的耐久跑練習及競賽: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自主研討、創設各種圖案并通過集體跑動來展示。(問題提示:如何才能將設計的圖案最好地展示出來?---勻速跑) 要求:①每組創編4——6個圖案,其中必須包含有1~2個圓形或橢圓形的圖案,以進一步體驗新學的內容。②在5分鐘以內,用勻速跑進的方法展示各小組研討的圖案。③展示練習時,每組排頭手持一面標示自己小組名稱的小紅旗,每組在展示圖案之前可由一人或集體向老師報告將要展示的圖案,以便于老師觀察記錄評比。④以小組為單位,全組同學全部完成才行。 2.競賽結果評價及慶祝勝利:第一名小組同學,可以扛著自己的隊旗驕傲地繞場一周。 (四)探索創新 拓展能力階段 學生在已有生活經驗基礎上,用橡皮筋創編各種游戲活動。(五)恢復身心 興趣延續階段 1.小結與評價:師生共同小結與評價。學生自我評價、相互交流運動后的體會與感受。 2.放松:靜聽一段優美的音樂——“泰坦尼克號”主題曲。 3.收還器材,師生道別。
體育與健康實踐課教案
年級七年級
學習內容
彎道跑技術
課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