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理課程新理念的認識(2)
表面上看,新教材與舊教材(指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初級中學教科書物理)相比面貌一新,實質上,它在大多數(shù)問題的處理中繼承了人教版教材的傳統(tǒng),這一點從以下兩例可以看出。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學習都是從現(xiàn)象開始的。例如運動的描述(舊教材題為“機械運動”),開始時的幾個照片(九年級第20頁)為哈雷彗星、喜馬拉雅山、獵豹,舊教材為人造衛(wèi)星、銀河系、運動員、火車。不論用什么照片,目的無非是說宇宙萬物都在不停地運動。隨后引入運動的相對與靜止、運動的快慢(速度)等內容,兩書也是一樣的。不同之處是,舊教材多為作者的陳述,課堂上表現(xiàn)為教師的講述,而新教材里學生的“想想議議”比較多,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實驗與思考來學習。
物理概念、物理規(guī)律的教學要求,新舊教材也是大致相同的。例如重力(九年級第42~44頁),兩書的教學核心都是重力的大小和重力的方向,教學的思路都是通過實驗測出不同質量的物體所受的重力,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G=mg的關系。不同之處是,第一,新教材要求作出G-m圖象,這是為了加強科學方法的教育;第二,新教材在重力之前簡單提了一下萬有引力,這是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與現(xiàn)代科技*近一些,沒有深入的要求。
如果逐章逐節(jié)分析新舊兩套教材,可以看出,多數(shù)內容都有類似的繼承關系,甚至會發(fā)現(xiàn)實質上的繼承多于改變。
可以這樣說,以節(jié)為單位的、具體的教學內容與原來相差不多,但按《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精神在前后順序上做了一些變化,教學時學生的討論、探究、制作等活動多一些。教學時如果這樣做,就可以粗略地說與教材作者的初衷吻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