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活動:襪天襪地
一、設計思路:本次活動《襪天襪地》是我們小班正在開展的主題活動“娃娃家”中“寶寶的家”線索下的一個子活動。我們都知道,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就是在生活中學習,在游戲中學習。而襪子對于寶寶來說,可謂是每天都要接觸到的,但是他們對襪子的認知可以說是比較淺顯的。因此基于以上兩點,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襪天襪地》,嘗試聯系生活,讓寶寶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去關注襪子。
二、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整理襪子的方法。
2、在集體活動中,聽清老師的要求。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和老師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一對對的襪子。
2、環境創設娃娃家,放折好的襪子的2中盒子,蜂窩形和框形。
四、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從外面回家)
師:寶寶們,我們回家拉。看看這里是什么呀?
幼:襪子。
師:襪子,今天媽 媽請寶寶幫媽 媽收襪子。記著哦,每個寶寶幫媽 媽收一只襪子。(反復提醒幼兒,幫媽 媽收一只襪子)
收好襪子,放手里,不要搶,收好的到媽 媽這來。
師:看看手里的襪子,這些襪子怎么樣呀?,“圓圓的頭,模一摸”“圓圓的鼻子,真好玩!”
(二)找襪子,學習折襪子
師:嗯~你們聽,襪子寶寶在哭了?!媽 媽聽聽,襪子寶寶為什么哭呀?哦,原來呀,襪子寶寶說,她找不到自己的朋友了,她說她的朋友和她長得一摸一樣。你們幫襪子寶寶找她的朋友,好不好。襪子寶寶的朋友在哪里呀,看看,咦,你們有沒有找到。
幼:“我找到了。”
師:“在哪里?”
幼:“在那里,”
師:嗯,在那里,好現在聽媽 媽說,我們一起拿著手里的襪子,去那里幫襪子寶寶找朋友,好不好,記住一定要一摸一樣的才是襪子寶寶的朋友。看看誰還沒有找到,找到的做到小桌子上等媽 媽。“和襪子寶寶說說悄悄話,看看襪子寶寶是什么顏色,什么圖案。說好了悄悄話了沒有呀?襪子寶寶現在說她累了,想休息休息。一起折折好。”
兒歌:(2種方式,邊念兒歌邊動手折襪子。反復練習和個別指導。)
兩只襪子手中拿,
圓圓頭,碰一碰,
平平角,碰一碰,
圓圓的鼻子親一親,
然后請你彎彎腰。
(然后請你卷起來。)
(三)整理歸襪:送襪子寶寶回家
1、2個不同的家:蜂窩形和框形,幼兒先自行探索,什么樣的襪子該放哪里,再由老師指導卷的豎起來放蜂窩形里,平整折的放框形里。
(四)鞏固著襪子,并找家。
幼兒回三個娃娃家,幫媽 媽把家里的亂襪子折好,并按卷起的和平整的分類送回家。
五、活動自我反思:
優點:
1、從選擇材料上,襪子,生活中幼兒較熟悉的。在活動中,也能給幼兒提供自己操作的機會。目標制定符合小班:尊重幼兒、保護幼兒受教育需要,培養幼兒自理自立的習慣等綱要中的要求。
2、環節設置從情境導入——學習折襪子——整理歸襪——鞏固折襪子并分類,環環緊扣。
3、教態還算自然,在幼兒學習折襪子時,教師運用兒歌的形式,而且兒歌的內容實在,淺顯易懂,邊念兒歌邊動手操作,容易幼兒理解,在操作中,有幼兒說“我不會。”我沒有忽略他,而是及時反應;有幼兒有自己的折襪子的方法,我也能給予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