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娃娃(精選10篇)
瓜娃娃 篇1
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2.能有節奏地念兒歌,正確發音gua。
準備
1.娃娃木偶一個。
2.圖片。
過程
1.觀看木偶表演。
——娃娃去買瓜,想買什么瓜?
——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觀察并說出各種瓜的名稱。
——教師邊操作木偶,邊有節奏地朗誦。
2.學習兒歌。
——教師按兒歌韻律有節奏、有順序地與幼兒一起說出各種瓜的名稱。
——告訴幼兒兒歌的名稱,教師再次完整朗誦。
——鼓勵幼兒邊念兒歌邊拍手(或用身體語言)表示兒歌的節奏,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朗誦這首兒歌,你發現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有很多瓜)
——如果你是那個小娃娃,你買了那么多瓜后,會怎么做?
——鼓勵幼兒改編兒歌的最后一句,如“買回家,送給好媽媽”等。
附:瓜娃娃
小娃娃,去買瓜。
買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黃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買回家,裝滿一籮筐。
建議
1.可在會念兒歌的基礎上嘗試用打擊樂器為兒歌配上節奏。
2.可請幼兒找一找,兒歌中哪些瓜不是水果。
3.提供冬瓜、西瓜、甜瓜、菜瓜、哈密瓜、苦瓜、黃瓜的替代玩具和小籃子,鼓勵幼兒進行情境表演。
瓜娃娃 篇2
教學目標:
1、能準確地認讀本課的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童話語言的優美。
3、能讀懂課文,體會瓜娃娃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激發學生學會愛和感激。
教學重點:
認讀生字,美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激發愛的情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講故事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要講一個童話故事,同學們想聽嗎?(出示課件,講課文中的童話)
2、聽了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瓜娃娃多么懂事、可愛)
3、這么美好動聽的童話故事,你們想學嗎?(想)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課文第15課(板書:瓜娃娃打電話)
二、讀通課文,自主識字
1、把圈出的生字娃娃大聲地讀給同桌聽,不會的互相教教。
2、檢查識字情況(出示課件)
三、細讀課文,感知內容
1、老師范讀課文,學習傾聽,并想一想:刮風下雨了,葉子、瓜娃娃都在干什么呢?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出示課件)
A、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多種形式讀)想:葉子在干什么呢?
B、出示課件,觀看后冬瓜秧的“爬、招、點”等動詞說明了什么?這時的心情怎樣?
C、生再帶著高興的感情讀第一自然段。
3、學習第二段
A、出示課件,找學生讀課文,大家思考:瓜娃娃再干什么?
B、瓜娃娃跟根媽媽說了些什么呢?
C、出示課件,傾聽瓜娃娃給根媽媽說的話。
D、分角色讀課文。
四、學生回憶母愛——暢想;
1、同學們,你們喜歡瓜娃娃嗎/為什么?
2、我們班像瓜娃娃這樣的孩子也有許多,誰能說一說你平時是怎樣愛媽媽的?
五、聽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
六、小結
在我們的成長中,豈止只有媽媽的付出,還有爸爸、爺爺、奶奶、老師的關愛。孩子們,我們一定要愛那些哺育我們成長的人,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我們的生活,我們的世界才會更美好。
瓜娃娃 篇3
情境活動
1、親親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探索
2、蛤蟆吃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表現
3、幸福分享; 涉及領域:健康、表現
4、摘南瓜; 涉及領域:健康、探索
5、南瓜豐收啦 涉及領域:表現、探索
區域活動
1、南瓜娃娃真可愛
材料:
南瓜頭飾1個,油畫棒人手一盒、大圓紙
活動提示:
做南瓜頭飾
●教師出示已勾好線的南瓜頭飾,為幼兒示范涂色,
●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大膽作畫能力強的幼兒多涂幾個頭飾。
2、南瓜娃娃在哪里
材料:教師預先畫好的圖6張,里面的南瓜娃娃分別藏在圖中的各個地方。
活動提示:
●今天的南瓜娃娃要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
●分別找南瓜娃娃,找到后要告訴別人,南瓜娃娃在哪里找的。
●幼兒們玩找到的南瓜娃娃。
●藏南瓜娃娃,讓別人下一次來找。
3、南瓜娃娃小超市
材料:幾種南瓜制作的食品(替代物)已經參觀過超市并討論過。
活動提示:
●激發幼兒玩超市的愿望
●和幼兒討論玩超市的規則
●幼兒進行游戲,教師以顧客身份進行指導。
4、做請柬
材料:油畫棒、各種漂亮的紙、吸管等廢舊物品、膠水
活動實施:
●教師告訴幼兒要請他們的爸爸媽媽來幼兒園參加我們的南瓜節舞會,讓孩子自己做請柬。并出示老師做的一張。
●
幼兒自選一張漂亮的紙或畫或貼。
●老師幫助幼兒剪成他們喜歡的圖形,內寫:請爸爸媽媽x月x日來幼兒園作客。后面貼上一張自己的標記圖。
5、快樂的“南瓜節”舞會
材料:
邀請家長來園和老師孩子一起布置舞會場地并一起化裝。
活動提示:
●配班教師戴上南瓜頭飾,扮演“南瓜國王“邀請家長、幼兒參加晚會。
●家長、幼兒戴上做好的頭飾,當南瓜公主、王子、娃娃、媽媽等一起去參加舞會,跳起歡快的舞。
情境目標:
健康:1、感受南瓜節歡樂的氣氛。
2、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多吃粗糧好。懂得吃東西要講衛生。
探索:1、能用各種感官,主動去了解南瓜的特點和作用等。
2、能用普通話講出南瓜明顯的特征。
表現:1、在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觀察能
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合作意識等。
2、能用交流、談話、游戲、分享、繪畫、親子活動等形式進行表征。
瓜娃娃 篇4
活動目標:
⒈ 學念兒歌,認識各種各樣的瓜。
⒉ 正確發音gua,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各種各樣瓜的圖片(西瓜、香瓜、冬瓜、黃瓜、南瓜、哈密瓜、苦瓜、木瓜)、菜籃、娃娃、菜場場景
活動過程:
一、創設娃娃買菜情景,認識各種瓜
⒈生活經驗導入
師:(出示娃娃)小娃娃今天要給媽媽去買瓜,可能買什么瓜呢,你們會買什么瓜?
⒉出示菜場場景,認識各種各樣的瓜,豐富幼兒的詞匯
師:我們來看看菜場里有哪些瓜?
預設提問:
a.你認識哪個瓜?如:南瓜。哦,黃黃的南瓜。
b.這個瓜你認識嗎?(用疊詞豐富幼兒的詞匯)
過渡:那小娃娃到底買了什么瓜呢?我們來聽聽看。
二、學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1.觀察菜籃,理解兒歌內容
⑴師邊念兒歌邊將瓜圖片貼在菜籃上
⑵(出示菜籃)師:看看,小娃娃,買了哪些瓜?
預設:
a.幼兒如回答西瓜,追問“買了西瓜和什么?”哦,買了西瓜和香瓜。
b.這是什么瓜?哦,買了冬瓜和黃瓜。
⑶個別、集體學說單句,注意正確發音gua。
⒉多種形式學念兒歌
⑴ 我們再來聽一聽賣瓜的事情,也可以和我一起說一說
⑵ 你們發現了嗎?瓜娃娃到菜場買的都是什么?
⑶ 原來買的都是瓜呀,這首兒歌就叫《瓜娃娃》,我們一起來念一念。
⑷ 邊念兒歌邊加入身體動作(拍手、拍腿等),或加入樂器(小鈴等)
⑸ 小娃娃在回家的路上,肚子餓了,吃掉了一個瓜。他吃掉了什么瓜?那我們念兒歌的時候也要把吃掉的瓜念出來哦。(可以“吃”掉2個瓜)
三、創編兒歌
⒈小娃娃,少了一個瓜怎么辦,誰來幫他去買一個瓜。這是什么瓜?苦瓜。
⒉那我們一起邊念兒歌邊和小娃娃回家吧!
⒊買了這么多瓜,怎么辦呢?送給好媽媽。
小結:你們是個媽媽的好幫手!
瓜娃娃 篇5
【活動目標】
1、 能有節奏的念兒歌,嘗試用身體語言表現兒歌的節奏。
2、 初步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活動準備】
1、 小娃娃的紙偶。
2、 與詩歌內容有關的瓜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今天,有個小娃娃來我們班做客了。我們來跟她打個招呼吧!
2、小娃娃要去做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3、小娃娃干什么去了呀?——小娃娃,去買瓜。
4、小娃娃都買了什么瓜?
二、感受兒歌,有節奏的學念兒歌。
(一)學念兒歌
1、除了你們說的,小娃娃還買了什么瓜呀?我們再聽來小娃娃說一說。(邊念邊出示圖片)
2、小娃娃都買了什么瓜呀?(對個別不認識的瓜稍作介紹)
3、現在,我們也來當當小娃娃,看著圖片一起去買瓜咯。(念3遍)
4、哇!小娃娃買了這么多的瓜,我們還給它們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瓜娃娃”!我們一起來說說看。
(二)語言游戲:捉迷藏
1、買了這么多的瓜,你們都認識這些瓜了嗎?
2、你們念的可真棒!現在,瓜娃娃要和小朋友們來玩捉迷藏了。
3、把你的小眼睛蓋起來。等我數到1、2、3.再把你的小眼睛睜開。
4、1、2、3.看看誰藏起來了?是不是呀?我們來念一念。
這一次,又有其他瓜娃娃想和我們玩捉迷藏了。我們把小眼睛藏起來.....
(游戲進行3次)
(三)身體動作表現兒歌
1、你們認識的瓜真多!現在,我們在伸出我們的小手去買更多的瓜吧!
(嘗試用身體語言表現兒歌節奏:2~3遍)
2、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可真能干,買了這么多的蔬菜和水果,你們都喜不喜歡吃呀?
我也很喜歡吃呢,這些蔬菜和水果很有營養,能讓我們健康的快樂的長大。
三、活動延伸
分辨水果和蔬菜:在活動區提供水果娃娃和蔬菜娃娃的家,請幼兒幫忙把瓜娃娃們送回家。
附:
小娃娃,去買瓜。
買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黃瓜。
瓜娃娃 篇6
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工整地書寫課后的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感悟情境,積累文中寫得生動、具體、形象的句子,體會瓜娃娃愛媽媽的美好情感,激發學生愛母親、愛親人的情感。
3、在交流中,體驗合作的樂趣,增強競爭意識。
教學重難點:
目標一、二。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音樂帶或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揭題
1、今天,老師要講一個有趣的童話故事,孩子們想聽嗎?(隨音樂講文中的故事。)
一棵翠綠翠綠的冬瓜秧爬上了瓜架,葉子們只知道一個勁兒地向風兒招手,向雨絲兒點頭,多貪玩啊。而瓜娃娃呢,他悄悄地躲在葉子下面,牽著藤兒給根媽媽打電話,他說:“媽媽,您為了給我們送來甘甜的乳汁,讓我們快點兒長大,日日夜夜在地下操勞。謝謝您啦,好媽媽!”
2、這么美好動聽的童話故事,你們想學嗎?(想。)那我們就一起翻到86頁學習15課(板書:瓜娃娃打電話)。
3、同學們,你們能自己去讀這個故事嗎?遇到陌生的漢字娃娃你會怎么辦呢?(多讀幾遍,先和它交上朋友。)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請孩子們借助拼音試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邊讀邊圈出文中紅色音節的生字娃娃,多讀幾遍。(師巡視。)
3、把你圈出的生字娃娃大聲地讀給同桌聽聽,不會的互相教教。
4、老師檢查識字效果。(看老師的生字卡片,一起讀讀。)
(1)出示帶音節的卡片,抽生讀易錯的音節,小老師教讀后鼻韻母:秧、胖、丁,平舌音:翠、絲、操,翹舌音:招。
(2)去拼音認讀。(小組交叉讀、接力賽讀、開火車讀等。)
(3)重點字指導。
a、表示動作的字:招、操。學生擴詞語。
b、用“悄”組詞語,說話。
三、美讀,學文
1、孩子們,漢字娃娃剛和你們交上朋友,又悄悄地躲到課文中去了,你們還能認準它們嗎?自由再讀課文。(要求讀得更準確通順流利。)
2、孩子們,在讀文的時候,老師要給大家提個醒,看小黑板上的幾個詞語(一個勁兒、風兒、雨絲兒、藤兒、快點兒),老師教讀,學生跟讀三遍。再出示課后第二題的詞語練讀。
3、分段匯報讀。
(1)讀第一段。抽生讀(要求其余的學生認真聽)。師:從他(她)的朗讀中,你想到了什么?
多媒體課件展示或簡筆畫描畫出瓜秧生長爬上架,長出葉子的圖畫。師問:孩子們,你們看見了什么?
(2)充分議論之后,帶著自己的感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第一段,可以加表情,加動作讀。
(3)個別匯報讀—評—全體學生加動作齊讀—嘗試背誦。
(4)匯報讀第二段。 邊讀邊思考:當快樂的葉子正迎著風兒、雨絲兒快樂地生長時,葉子下面又發生了什么故事呢?師提示讀第二段,一個胖胖的瓜娃娃悄悄地躲在葉子下面給根媽媽打電話。指導讀好“胖胖的”、“悄悄地”的語氣。找出瓜娃娃給根媽媽打電話時說的話,畫上橫線讀一讀。
(5)多媒體或小黑板出示瓜娃娃說的話,個別讀—小組讀—女生讀。
a、讀了這幾句話,你知道瓜娃娃為什么要給根媽媽打電話了嗎?抓住重點詞“操勞”進行理解,根媽媽為瓜娃娃操勞了什么?
b、瓜娃娃應帶著怎樣的感情來對媽媽說這幾句話呢?請你代表瓜娃娃來讀這幾句。(個別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重點指導讀好“謝謝您啦,好媽媽”的情感。
c、你覺得瓜娃娃可愛嗎?為什么?
(6)美讀全文(可伴音樂朗讀)。 多么可愛的瓜娃娃,多么有趣的故事!讓我們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吧。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記憶字形(引導學生借助舊字快速記字)。
2、學生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老師范寫“絲”字。
3、學生練習書寫。
加一加:日+=電扌+召=招 忄+肖=悄舌+甘=甜
4、展評。
瓜娃娃 篇7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其中的8個。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4.語文實踐活動:給媽媽打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5.讀中感悟,初步了解如何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重點難點
1.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課時劃分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瓜娃娃是一個關心體貼父母的好孩子。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打過電話嗎?都給誰打過電話?說了什么呢?
2.學生自由發言。
二、觀察掛圖,感知內容
1.教師出示掛圖:小朋友們,你們看,圖上誰在打電話呀?
2.教師訓練學生說完整的句子。
3.瓜娃娃在哪打電話呀?
4.冬瓜葉子在干什么呢?
5.教師設置懸念:小朋友們,你們猜猜冬瓜娃娃在給誰打電話呢?它說什么呢?
6.教師導入新課:這冬瓜娃娃給誰打電話,都說了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7.教師提示課題,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三、通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借助拼音,讀課文。
2.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圈出今天要認的生字。
3.學生反饋找到的需要我們認的生字。
4.要求學生在小組內自學生字,互相檢查認讀的情況。
5.指名當老師,上來教小朋友們識字。
老師的要求:
(1)教讀音。
(2)教擴詞。
(3)教識字方法。
(4)會指名讀,并做出適當的評價。
6.教師拿出生字詞卡,去掉拼音,檢查學生認讀的情況。
7.游戲鞏固。
8.在認讀生字的基礎上,學生齊讀課文。
9.學生自由讀好課文。
四、布置作業
1.認讀生字詞語。
2.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本課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并組詞。
2.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新課
1.教師讀課文,學生傾聽并想一想,刮風下雨了,葉子、瓜娃娃都在干什么呢?
2.學習第一自然段。
(1)葉子在干什么呢?
(2)教師出示句子:那些產懂事的葉子,一個勁兒地向風兒招手,向雨絲點頭。
(3)學生自由讀,討論該怎樣讀這句話。
(4)反饋。
(5)指名讀這一句話,學生評議。
(6)教師指導,全班齊讀這句話。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瓜娃娃在干什么?
(2)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
一個胖胖的瓜娃娃,悄悄地躲在葉子下面。“丁零零,丁零零”,他牽著藤兒給根媽媽打電話。
(3)教師抓住“胖胖的”、“悄悄地”指導讀。
(4)指名讀,學生互相評議。
(5)教師和學生一起朗讀這句話。
(6)瓜娃娃跟媽媽說什么呢?
(7)學生反饋,教師出示相關的句子。
“媽媽,您為了給我們送來甘甜的乳汁,讓我們快點兒長大,日日夜夜在地下操勞。謝謝您啦,好媽媽。”
(8)小組內讀一讀,說說該怎樣讀好這句話。
(9)反饋。
(10)學生反饋后,教師總結,學生根據提示,自由讀好這些句子。
(11)根媽媽聽了瓜娃娃的話會怎么說呢?
(12)創設情境,讓學生扮演瓜娃娃和根媽媽,進行角色朗讀。
三、學生自由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后感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語文實踐活動:給媽媽打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3.讀中感悟,初步了解如何把句子寫得更具體。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孩子學會感恩,懂得體諒父母的辛勞,熱愛自己的父母,關心、體貼父母,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開展游戲,復習生字
1.教師出示桃、草霉等水果圖樣,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水果,認讀后面的生字并組詞。
2.學生認讀并組詞后,把水果圖樣送給相應的學生。
二、發散思維,情境表演
1.小朋友們,刮風下雨的時候,葉子忙著向風兒招手,向雨絲點頭,瓜娃娃卻在悄悄地給根媽媽打電話。(學生讀課文中的相關語句)
2.你們知道瓜娃娃為什么打電話給根媽媽嗎?(學生根據課文中瓜娃娃說的話以及自己的實際生活說)
3.你們喜歡瓜娃娃嗎?為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4.其實,每位媽媽為了自己的孩子的成長都在默默地辛勞著,你們的媽媽也一樣,自豪地介紹一下你們的媽媽吧!(學生自由介紹)
5.你們有什么話要對自己的媽媽說嗎?現在這這兒有一部電話,哪個小朋友愿意給媽媽打一個電話,說說你的心里話。
(1)學生說媽媽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2)學生給媽媽打電話,說說自己的心里話。
6.小朋友們,父母對你們的愛是無私的。他們沒有白疼你們,因為你們都很懂事,都是父母的貼心小寶貝。
三、語文實踐
1.出示課后的句子,學生自由讀,讀中感受三句話的變化及其表達效果。
2.指名反饋讀完這三個句子后的發現。
3.從中你明白了什么呢?
4.教師總結,并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四、指導寫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學生認讀。
2.明確要寫的字,認讀并進行擴詞練習。
3.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字形,說說在書寫時的注意點。
4.教師一邊書寫一邊強調筆畫順序。
5.學生互相討論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學生練習,教師個別輔導。
五、布置作業
書寫本課生字詞語。
瓜娃娃 篇8
教學活動中開始部分我以買瓜游戲導入,引起幼兒的興趣,繼而用各種瓜的圖片讓幼兒有更直觀的感受。我們班的幼兒很大部分的瓜都能說出瓜的名稱,但對其中有一個苦瓜和菜瓜(絲瓜),很多孩子都不認識,由于生活經驗的缺乏,在教師的不斷引導下幼兒才會有所反應。
課后我在寫反思時,我想到了不管小朋友學什么,給予他們的知識都是來源自于生活,孩子們的生活。如果他們沒有經歷過,他們肯定很難接受,即使學會了也是很生硬的東西,這樣的學習我覺得就變的無意義了!這堂課孩子們上的很認真很開心,雖然小朋友對這個苦瓜記住了,可是還是對這個苦瓜很疑惑,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苦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瓜?我覺得,以后再上像這樣的兒歌或歌曲時,碰到陌生的事物,可以在課前先讓幼兒認識一下,熟悉一下,這樣他們便學起來更有興趣了。
在欣賞兒歌時,我提問到“你最喜歡哪一句?”幼兒都很樂意說,而且說的很好。這首兒歌都是瓜,幼兒很容易混亂,我讓幼兒看著圖片跟我念,以便幼兒記憶,在教授兒歌環節,幼兒的注意力不集中,積極性不高,當配上圓弧板打節奏念兒歌時,幼兒很興奮,由于我節奏稍微快了點,影響了學兒歌的效果。所以在師幼互動時,特別是還沒有接觸過的新鮮事物時,教師一定要節奏更緩慢一點,即使孩子們的好奇心再重、再興奮,也不能顧此失彼,對孩子們的要求也要進行適當提示,這樣的課堂才會更有效、幼兒的自主性才能更充分體現。
瓜娃娃 篇9
一、設計思想
“新綱要”中指出“引導幼兒接觸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豐富他們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秋天是豐收的季節,遍地飄香的瓜果、金燦沉甸的稻谷、玉米……把秋天裝扮得多么豐盈和美麗,更讓辛勤耕耘了一年的農民叔叔、阿姨們樂開懷、喜歡欣。在這碩果累累的美麗秋天里,引領孩子們去感知秋天的美麗和富饒,激勵他們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去表現這美好的景象非常的有意義。不僅讓孩子們的表現欲望得到了滿足,而且能很好激發孩子們心中對美好生活和事物的向往和熱愛情感。為此,我們中班組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發展水品,選擇秋天豐收果實里的典型性碩果——南瓜為表現內容,以激發幼兒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欲望和情感,在愉悅、積極的感知、體驗后能拿起畫筆大膽、自信的表現出豐收的各種南瓜形態及其表達出豐收的快樂情景為目的設計了這一繪畫活動。將以孩子們喜愛的游戲形式和生動活潑的學習方式貫穿始終,引領孩子們快樂、主動地體驗和學習。
二、教學目標
根據《綱要》對中班幼兒在情感、態度、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目標要求,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接受水平以及對南瓜外形結構形態的分析,我們認為,此次活動將從實現兩方面的目標來開展活動:一、秋天是豐收的季節,它滿載著農民們豐收的喜悅和快樂,引導孩子們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和體會其中的喜悅,激發孩子們積極、愉悅地用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南瓜這一秋天豐收果實對孩子們美好情感的形成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二、用橢圓形和線條能將南瓜的外形特征較形象地表現出來,并能將之擬人化成生動、活潑的“可愛南瓜娃娃”,進一步激發了孩子們對美好事物的表現欲望。引領孩子們學習用橢圓形和線條來表現出“快樂的南瓜娃娃”十分恰當,而且很符合中班孩子的認知發展水平。于是將活動的目標合理地擬定為:
1、學習用橢圓形和弧線表現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2、嘗試用線條添加出南瓜的五官和四肢,將南瓜擬人化成“快樂的南瓜娃娃”。
3、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三、重點和難點
只有當孩子們體會到豐收南瓜的喜悅,對豐收的南瓜產生喜愛之情,孩子們才有表現南瓜的欲望;只有讓孩子們了解、掌握表現南瓜基本特征的方法,他們才能大膽、自信、自如地富有創造性地去表現出栩栩如生的“快樂南瓜娃娃”的特征和姿態。因此,將活動的重點擬定為:
“感受到豐收的喜悅,能用橢圓形和弧線條表現出南瓜的主要特征。”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創作過程和作品,是他們表達自己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克服過分強調技能技巧和標準化要求的偏向”。要讓孩子們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現出表情、姿態不一的“快樂南瓜娃娃”對于孩子們現有的經驗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活動過程中采取恰當的方法加以引導和指引。因此,將活動的難點確定為:
“嘗試用線條表現出不同姿態的“快樂南瓜娃娃”。
四、活動準備
(一)幼兒的學習準備:
1、認識并學畫各種線條,特別是不同方向的弧線,知道它們的名稱和特征。
2、知道秋天是瓜果、糧食豐收的季節。
(二)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
1、用橢圓形和弧線組合畫出的圓形南瓜形圖一張(不圖色)
2、圓形南瓜繪畫步驟圖一套。
3、不同可愛表情和姿態的南瓜娃娃圖。
4、形象可愛、表情愉悅的女孩人物卡片(“丫丫”)、《豐收舞曲》、畫紙、記號筆、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出示并操縱可愛的女孩人物卡引起孩子們的興趣和活動的欲望:“小朋友們好!我是丫丫。在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里,小朋友家里每天都要豐收許多的瓜果和糧食,今天我家又要大豐收了,我真開心啊,誰想知道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么嗎?是什么樣的嗎?”“想知道就幫我一起去豐收吧”,
(二)師生互動部分
1、以“丫丫”口吻引導幼兒感受豐收的氛圍。(體驗豐收的喜悅和快樂,誘發美好的情感)
(1)“我家今天豐收的是什么啊?哇,豐收這么多的南瓜,可以用來做好多好吃的南瓜食品我們大家一起吃了,我好開心啊!你們呢?”
2、引導幼兒感知獲取南瓜的有關信息。(了解、認識南瓜的外形特征,為繪畫南瓜作鋪墊)。
(1)以“丫丫”的角色引導幼兒:“摸一摸、看一看、抱一抱、聞一聞,你發現了南瓜的什么秘密?”(讓幼兒自由感知南瓜的特征)
3、學習畫南瓜的方法(引領幼兒在積極主動的過程中掌握畫南瓜的基本方法,為幼兒能富有個性地表現南瓜的外型特征和姿態奠定基礎)
鼓勵幼兒大膽上臺展示、介紹自己畫橢圓形南瓜的方法,然后,老師以“丫丫”的角色引領大家討論:“畫的象嗎?”若畫得形象,方法得當,便引領大家學習他的方法,若方法不恰當,畫不形象,便加以引導:“畫得怎樣?哪里不象,應該怎樣畫?”
4、幼兒在畫紙上畫南瓜。
5、嘗試用線條添畫五官和四肢,將南瓜畫像變成“可愛的南瓜娃娃”。(給予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地表現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分別請幼兒做出不同的快樂表情和擺出各種姿勢,引導大家觀察、討論:“用什么樣的線條表現恰當?怎樣畫?”
6、“給南瓜娃娃”穿漂亮衣服。(練習漸變色的搭配和涂色方法)
7、同“南瓜娃娃”一起開“豐收舞會”。(展示作品,體驗成功的快樂)
隨著歡快的《豐收舞曲》旋律快樂地向大家展示并有節奏舞動自己的作品。
瓜娃娃 篇10
這個活動我們是放在《好吃的水果》主題中開展的。我為活動預設的目標是:1.學習有節奏地念兒歌,感受兒歌的韻律美。2.辨別兒歌中哪些是水果,哪些不是水果。與活動配套的教學掛圖中,籮筐里裝的瓜的品種比較少,所以在準備環節中為幼兒準備了冬瓜、西瓜、甜瓜、小黃瓜、菜瓜、哈密瓜等圖片,為的教學做好準備。
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用圖譜的形式讓幼兒來學習,這樣幼兒學起來就比較容易。在朗讀的過程中,我請小朋友有節奏的拍手朗讀兒歌。這不僅吸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還能使幼兒感受到兒歌的韻律美。
請家長帶領幼兒結合圖譜復習兒歌
瓜娃娃
小娃娃,去買瓜,
買了冬瓜和西瓜,
甜瓜南瓜小黃瓜,
苦瓜菜瓜哈密瓜,
買回家,裝滿一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