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軸對稱圖形”教學實錄與評析
師:你知道它的對稱軸在哪里嗎?請你摸一摸。
(一生摸)
師:(對折后是4個小人)這回呢?請你摸一摸它的對稱軸。
(再對折是2個小人)這回呢?(對折后成一個小人)這回呢?(對折后是半個小人)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剪一串這樣的小人嗎?請你動手試一試吧。
四、課堂總結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希望你們能用發(fā)現(xiàn)美的圖形.用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我們的身邊去尋找更多美麗的東西。
『總評:
老師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生活物象.把數(shù)學知識的抽象性轉為豐富的感性實物.注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開展.充分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關聯(lián),體驗自己的創(chuàng)造結果.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1.設計新穎,方法得當。
體現(xiàn)了課程標準的精神.把新的課程理念融入課堂之中.將教材的意圖與學生的認識特點進行有機的結合,整堂課是以學生的參與活動為主,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讓學生感知軸對稱圖形的對稱美,保證學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學習落實到實處。
2.激發(fā)興趣,啟發(fā)引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用剪紙給學生帶來個“新朋友”,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讓學生在感受美的過程中產(chǎn)生探究美的欲望:緊接著教師啟發(fā)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分析、總結出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并概括軸對稱圖形的意義,然后進行判斷,這樣學生對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的理解就更深刻、掌握就更牢固。
3.實踐操作,激活思維。
本課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到軸對稱圖形的這一特征。安排了剪一剪、折一折等一系列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在導入階段。老師的實際操作就激起了學生剪紙的欲望。于是老師又趁熱打鐵,讓學生自己動手折一折、剪一剪。并通過同桌動手操作來驗證。在接下來的判斷軸對稱活動中。先讓學生觀察,再動手對折檢驗。這樣讓每位學生都參與活動。從只重視知識的教學轉變?yōu)樽⒅貙W生活動的課堂生活,給學生多一點思維的空間和活動的余地。在鞏固練習中也安排了一些學生操作的活動。為辨別是否軸對稱圖形打下了基礎。
4.聯(lián)系生活,加強理解。
知識來源于生活。通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讓學生感受、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使學生充分體驗到對稱在生活中運用的廣泛性,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只要你留心觀察,美就會時刻伴隨你。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