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分蘋果》教案
教學目標1.通過分一分的活動,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學生在探索知識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的態度和與同學密切合作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除法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課前準備
電腦軟件、實物投影、以及師生操作用的蘋果圖片、小圓片、小棒等.
教學設計
一、探究新知.
1、準備:教師設計一組電腦動畫,組成一個小故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小朋友去紅紅家里做客,媽媽端來一些蘋果,請同學們數一數,媽媽端來幾個蘋果?旁邊有幾個盤子?平均每個盤子里放幾個?請學們用小圓片代替蘋果分一分吧.
小組交流并在全班匯報,說出各種分法.
3、第二次分蘋果.
師:如果每個盤子里放2個,可以放幾盤?這句話是什么意思?讓我們怎樣分?
學生討論并動手試分一下.
教學點評:通過實際操作和口頭表述,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而且還能使學生初步了解平均分的含義.
4、對比討論:
對這兩種分法你有什么發現嗎?
教學點評:通過對比小結,滲透除法的含義,突出兩種分法的共性:“平均分”.
這些蘋果你還可以怎樣分?
教學點評:在組織平均分的同時,不規定統一的方法,有學生自主來分,這樣做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質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還有哪些弄不明白的問題?”接著教師及時解答或請同學幫助解答.
教學點評: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要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
二、嘗試練習
1、(1)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袋.
(2)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袋,還剩()個.
讓學生用小棒進行操作,把結果填在方格內.
教學點評:此題的練習,以進一步加深對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三、應用拓展
1、(1)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個籃子.
(2)有6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個松果.
可以讓學生圈一圈,把結果填在方格內.
教學點評:兩種不同分法的比較,有利于學生對于平均分含義的理解,同時可以了解一下學生的思維水平.
2、需要()只小兔才能運走?
學生可以邊動手操作邊討論.
教學點評: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通過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四、發散提高.
同伴對說游戲:還可以怎么排?
讓學生用學具擺一擺,探索不同的排法.
教學點評:此題的練習,是從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出發,為他們提供觀察和操作的機會,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同時,一題多解的練習,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有序性和發散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都學得很好,我們對“平均分”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下節課我們還要繼續學習分東西的有關知識.
教學點評:評價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并預告下一節課學習的內容,做到了承先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