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數乘一位數”教學實錄與評析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76~78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過程,理解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會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不進位)的乘法。
2. 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培養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復習鋪墊
師:同學們好!大家看,今天誰來做客了?(大象)大象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數學問題呢?
請三個學生板演第1題,其余學生完成第2、3題。
1. 筆算。
13 + 13 20 + 6 13 × 2
2. 口算。
2 × 4 3 × 3 1 × 5
6 × 2 5 × 8 7 × 9
40 + 40 30 + 30 + 30
20 + 20 + 20 + 20
3. 口答。
8 個十是()。
10個十是()。
15個十是()。
56個十是()。
師:(指學生板演的豎式)三道題目答案中個位上的6表示什么?十位上的2呢?
生:(略)
二、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師:看來小朋友以前的知識學得非常扎實。大家看(出示第76頁例題的情境圖)——大象在干什么?
生:大象在用鼻子搬木頭呢。
師:有幾頭大象在搬木頭呀?
生:3 頭。
師:每頭大象搬了多少根木頭?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先數一堆是10 根,兩堆就是20根。
生2:我用10 × 2 得到20。
師:想得都很好。大象一共運來了多少根木頭呢?你能用算式表示出來嗎?
生1:3 × 20。
生2:20 × 3。
生3:20 + 20 + 20。
師:大家想出了不同的方法來解答,真不錯!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前面兩個算式的算法,也就是“乘法”(板書)。那20 × 3等于多少?
生:(齊)是60。
師:哦,你們是怎么得到這個答案的?
生1:我是用20 + 20 + 20得到60的。
生2:我是看圖上有6 堆,每堆10 根,就是60 根。
生3:我先想“二三得六”,再把那個0 加上等于60。
師:這種想法有意思,你是先用了一句乘法口訣“二三得六”,那后來又添了一個0是什么意思?
生:我是這個0 先不看,乘出來后,再把這個0加上去。
師:這種方法其實就是算2個十乘3 得6 個十,6個十是60。
師:請看屏幕,又來了一些大象(在情境圖中增加2 頭大象),現在一共運來多少根木頭呢?你是怎樣列式計算的?
生1:一共有5 頭大象,我用20 × 5。
師:怎樣算出20 × 5的積呢?
著重理解“2 × 5 = 10,20 × 5 = 100”這一口算方法。
師:像圖上這樣,如果一共有8 頭大象,一共運來多少根木頭呢?
生2:20 × 8,想口訣“二八十六”,再添上0,就等于160根。
師:有沒有小朋友還有其他不一樣的想法呢?
生3:我不是這樣想的。開始5頭大象一共運來100根,后來3頭大象又運來60根,這樣8頭大象一共運來160根。
師:你很會動腦筋,這種方法也不錯!
師:現在請大家把課本打開,看78頁“想想做做”的第1 題。請大家直接把得數寫在課本上,邊做邊比較上下兩題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練習后,組織交流。
師:像這樣的算式你們還會算嗎?(會)好的,下面老師出一道題,請小朋友來對一道,看哪位小朋友對得快。4 × 6 = 24,請小朋友來對一道幾十乘幾的題。
生1:4 × 60 = 240。
師:不錯!還可以怎么對?
生2:40 × 6 = 240。
師:很好!其他同學想對算式嗎?(想)請同桌一位同學照老師那樣先說一道一位數乘一位數的,另一位同學對一道一位數乘整十數的,然后把答案算出來,同桌之間交換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