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 銳角和鈍角 ,
一、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37~39頁。二、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結合生活情境,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點。
②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③使學生通過看、說、畫、分、互問、互答等活動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
④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教學重點: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角和直角的初步認識來認識銳角和鈍角。
四、教學難點:能分辨銳角和鈍角的漢字表述。
教具、學具的準備:
課件 三角板 紙卡活動角 彩紙
五、,: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數學王國里的一位朋友邀請我們去他家做客,他是誰呢?(多媒體出示)
配音:嗨!小朋友們,你們還認識我嗎?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直角,今天我請你們去我家做客,不過,去之前我想考考大家,你們認識我的這位朋友嗎?(多媒體)當你一眼看不出它是不是直角時怎么辦?(生:請三角板幫忙)
配音:你們回答得太棒了!歡迎來我家做客。瞧!我的角兄弟們也來歡迎大家了,你們找到了嗎?(出示含有銳角、鈍角、直角的漂亮房子)(學生踴躍回答,每答一個,教師鼠標指向相應位置,抽象出角)。
師:同學們太棒了,找到了這么多角,你們能根據角的大小,試著給這些角分一分類嗎?
(課件顯示)
二、自主探究 銳角和鈍角。
1、學生拿出角的卡片練習在小組內分類。
2、指名匯報分類方法。
a:分兩類一類是直角,一類不是直角。(教師評價:這一組是根據是不是直角來分的,挺有道理的。)
b:按照角的大小分成三類:直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師:你們覺得哪一類分法更好,為什么?)
3、比較驗證直角、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你是怎樣判斷一個角是比直角大還是比直角小的?(生到前面實物投影上演示)
4、學生具體說一說如何分?教師多媒體演示。
5、命名引題
師總結:你們真能干,把比直角大和比直角小的角都找到了。其實,比直角小的角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銳角,我們一起來叫它們的名字:“銳角、銳角”。把這種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來大家一起叫它們。今天,我們就和銳角、鈍角來個親密接觸!
6、比較
有一天,銳角、直角、鈍角三兄弟為爭大小吵起架來,同學們,咱們趕緊幫他們排排隊吧。
三、練習
1、師生互動 鞏固概念
①師:請同學們拿出你自制的活動角,我來說角的名稱看誰擺得又快有對。②師:誰來擺個角,同學們來叫角的名稱。
2、找角
①找圖片中的銳角和鈍角
師:大家都認識銳角和鈍角了,下面請大家找一找它們藏在圖中什么地方?
(課件展示:毛衣“v”字領、跳高架、雙面梯、路燈、剪刀……)
學生指出銳角和鈍角藏在哪里。
②找身邊的角。
師:我們在圖片中能找到銳角和鈍角、直角,那么在我們的身邊能不能找到它們倆呢?(黑板、桌子、板凳、紅領巾)
師:當我們看不出紅領巾的這個角是直角時,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判斷。
小結:看來像這樣用眼睛無法判斷是什么角時,我們可以借助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③用身體的某些部位表示出直角、銳角和鈍角。
3、畫角
用不同的方法畫一個銳角和一個鈍角,標出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