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角的初步認識,教科書23~27頁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景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個部分的名稱;認識角。
2、在認識角的過程中,初步培養觀察、分析、動手操作和形象思維能力,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3、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角,會表示角,分清鈍角、直角、銳角。
教學用具:
課件、實物(扇子、鐘表、五角星)
學生用具:
三角板、剪刀、紙板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小制作嗎?有一天,、小明 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發現了一個大秘密似的叫了起來:“快來看,紅五星上有許多——”(老師故意停頓)
學生觀察五角星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師:對就是角,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
看到這兒 ,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表達自己的看法,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那里有角?2、什么是角?…..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師:在圖中你發現哪里有角,能上來指一指嗎?
同學交流觀察到的角,再到前臺指給全班同學看。
師:你能說說你觀察到的角是教師什么形狀的嗎?
學生通過自己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狀。重視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學習)
課件演示角從實物(鐘表、三角板、扇子)中抽出來的過程。
結合剛抽取出的圖形講述什么樣的圖形是角。
理解角,認識角
學生通過自己的感知的角,用自己的話談談對角的感受。
(注意引導學生正確的指角方法,讓學生初步感知角的形狀。重視利用已有經驗進行學習)
(將上面提到的扇子更換為張開的剪刀這樣所提供的三個物體所含有的角,都是由直邊組成的,都是標準意義上的角,而對于弧線,又在何時辨析呢?總不能直接告訴吧。為突破這一認識的障礙,我們又設計了摸角的游戲。
師:閉上眼睛,從你的學具袋中摸出有角的物體?(有三角尺,半圓、圓等)
(生舉出三角板)
師:你是憑什么感覺摸出它有角的呢?
生1:刺手,尖尖的。
師:再閉眼摸一摸,幾樣物體感覺有什么不同?
生1:半圓形有一邊是直的,另外地方是圓滑的。
生2:圓形四周是滑溜溜的,三角尺四周是直直的。(師板書:直直的。)
師:看來有角的地方總是尖尖的,直直的,尖尖的叫頂點,直直的線叫邊。
通過這一環節,學生在觸摸、比較、體驗的基礎上找到了角的感覺,辨清了角的結構,提煉出了角的組成要素,這是學生自己的感知,而不是教師的灌輸。)
師:你能給角的個部分起個名字嗎?
學生命名。
(知道角的組成)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你能做出一個角嗎?
學生獨立做角,可能會根據情景圖的提示剪一剪,擺一擺,也可能用畫一畫,折一折等方法做角。
(能夠充分發揮想象,想出不同的做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