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 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教學設計
另外利用多媒體課件色彩鮮艷、動感強烈的特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其易于演示的特點化難為易,發展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
三、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生通過操作、比較、歸納,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夠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在觀察圖形、總結歸納圖形特征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推拉等活動,使學生獲得研究圖形的體驗、過程與方法。
3、情感與態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
四、教學過程
活動內容
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設計意圖
時間
分配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試一試,探究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三、練一練,運用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四、說一說,
總結長方形與正方形的特征。
1、(課件出示)沙灘上,積木走過留下了一串串腳印,判斷它的形狀。認一認并進行分類。
2、尋找教室里有哪些物體的表面是由長方形或正方形組成的。
3、教師在黑板上貼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片,板書課題。
1、動手操作,探究邊、角的特征。
(1)用小棒自主探索拼擺一個長方形、一個正方形。(每位學生準備牙簽和火柴)
(2)、學生投影演示所拼圖形,說出拼擺之前是怎樣想的?選小棒有什么要求?
在介紹中,通過對話出示“對邊”介紹“長”、“寬”、“邊長”。
總結歸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電腦出示填空:長方形的對邊 ,正方形的四條邊 。
(3)、動手操作,合作探究角的特征。
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算一算等方法驗證對相同角是什么角的猜測。做好發現記錄。
匯報探究過程及結果。
電腦出示填空:長方形和正方形有 個角,都是 角。
2、感悟長方形與正方形的關系。①猜一猜
信封里裝一張彩色長方形紙,露出一部分。請同學們猜信封里裝的彩紙是什么形狀的?
②拉一拉
請兩個同學到前面拉一拉,(拉動要慢)其他同學認真觀察彩紙露出部分的變化:長方形→正方形→長方形。
③想一想:
為什么一會兒是長方形,一會兒是正方形,一會兒又變成長方形了呢?(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1、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要求:畫得精細,位置擺放適中,設計美觀。
① 按要求畫。
畫一個長12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
② 剪下來,折一個最大的正方形。
③ 想一想,發現了什么?
④ 試試剩下的部分至少還能折出幾個最大的正方形,邊長是多少嗎?
2、給小動物排隊。
36個小動物要舉行廣播操比賽,它們要排一個整齊的隊形,給他們一個建議吧。在方格紙中畫下來。
1.評價本節課自己及其他同學的表現。
2、談一談對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新認識?是怎樣學習的?
學生已經有辨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礎,用積木走路留下的痕跡引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自然引入新課,這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使學生在心理放松、自由的環境中進入學習狀態。
滲透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思想。
讓學生自主進行拼擺活動,調動學生個體學習積極性,去回顧、思考長方形、正方形邊的基本知識。
學生已對長方形長、短邊有初步認知。為此,應及時引導學生建立長、寬的概念。
二年級小朋友進行探究學習,主要是一種探究意識、習慣方法的培養。此時老師不可太放,任由學生去探。為此,我為學生明確指出探究主題及方法揭示。目的是為促成學生探索行為及行為習慣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