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表格式教案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58——60頁的內容。教學目標:1、經歷探索長方形、正方形特征的過程,初步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2、培養觀察、操作及思維能力。3、培養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正方形和長方形特征的歸納總結。 教學準備:長方形紙片,正方形紙片,直尺1把,三角尺1塊,釘子板,橡皮筋。 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1、今天,老師準備了一些美麗的圖片,請大家欣賞。(多媒體顯示一組圖畫,都是由長方形和正方形組成的)看了這些美麗的畫片,你有什么感想?發現了什么?2、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呢?3、長方形和正方形中還藏著很多秘密。到底是哪些秘密呢?你們想知道嗎?(揭題) 二、猜想驗證,歸納發現1、觀察拿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猜猜它們有什么特點呢?你有辦法證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確的嗎? 2、操作驗證 3、反饋(1) 對長方形的邊你有什么發現?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比等)教學“對邊”。指一指長方形的對邊在哪里,一個長方形有幾組對邊?長的一條邊,請你給它起個名字,你會叫它什么?短的一條邊呢? (2) 對長方形的角你有什么發現?板書。你是怎樣證明的?(量、折等) (3)正方形的邊你發現了什么? 怎樣來證明?正方形的邊你會叫它什么? (4)正方形的角你發現了什么? 怎樣來證明?4、歸納(1)通過剛才的活動,你對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練習:下面哪些圖形是長方形或是正方形?哪些不是?為什么?5、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是好朋友,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三、應用拓展1、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長方形,再把這個長方形變成一個正方形。 2、用兩副同樣的三角尺,分別拼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3、用長方形紙折出正方形,并說明折出的為什么是正方形。 4、拼擺圖形(1)用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2)用16個一樣的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正方形,再拼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5、動手測量(1)完成“想想做做”第5題。(2)完成“想想做做”第6題。 6、完成“想想做做”第7題。展示學生畫出的圖形,并讓學生說出所畫長方形和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度。 四、全課總結談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又進一步認識、研究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 邊 角長方形 對邊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 每條邊都相等 四個角都是直角 學習過程: 學生談談自己的發現。 學生舉例說說。 同桌交流。 (1)拿出自己的學具,用自己的辦法驗證。(2)把自己的猜想和驗證向小組匯報。 指名回答。 學生動手操作,用三角尺的直角比一比。 學生動手操作,折一折。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指名回答,并說明理由。 小組討論后在班內交流。 學生說說它們的特點。 學生動手操作。 學生先動手完成,再全班交流。 先自己拼一拼,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學生先量一量,再填一填。先估計數學書封面的長和寬大約各是多少,再量一量。學生在方格子上畫長方形和正方形。 指名學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