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丹桂飄香的十月,有幸觀摩了在淮安實驗小學舉辦的2007年江蘇省小學數學青年教師評優課。這是2007年江蘇省小學數學界的一場盛事,全省27位優秀小學數學青年教師參與了這次角逐。老師們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先進的教學理念和對教材的準確把握等都給與會老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與贊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一課是低年段的第一節課,給我留下了較深刻的印象,本文想結合劉老師執教的這一課談談自己的一些理解:
【教學過程】
第一個環節:引入課題
1、課件展示校園圖片,請學生從中找出一些圖形的影子嗎?
2、隨著圖片的欣賞,逐步抽象出一些平面圖形。
學生找出: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梯形和圓形。
3、引入課題:長方形和正方形
(評析:這個環節老師從生活中的實物中提取出一些平面圖形。由于學生之前已經對這些圖形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所以學生能很輕松地找出來。引出本節課的研究重點: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這樣的引入簡單,直入主題,效果也不錯。)
第二個環節:研究特征
1、請學生交流自己心中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長方形的標準。
學生:長方形有四條邊,上下兩條邊相等……老師出示一個長方形紙片,向學生介紹“對邊”。
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小結: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師:這些都是我們憑直覺來判斷,所以要畫個問號,下面請自己操作來驗證,盡量想簡單的方法。
學生自行操作驗證后上展示臺集體交流驗證方法。
生:用直尺量出來,對邊相等。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測量出四個角都是直角;用折的方法判斷出對邊相等……
2、方格紙上出示一組圖形,判斷是不是長方形,并說明理由(圖略)。
安排六個圖形,請學生根據得出的長方形的特征進行判斷,重點交流6號圖形,學生說說特別之處是:這個圖形每條邊相等。因為沒經過驗證,所以老師畫一個問號。
3、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師: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請學生拿出一張紙片驗證后全班交流。
有的用量的方法,有的用折的方法。
4、介紹長、寬、邊長。
師:出示一個長方形,怎樣來描述這個長方形呢?
師介紹長、寬、邊長。
請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長方形和正方形。
(評析: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幫助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這個環節的教學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學老師都采用了先猜測后驗證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學生的研究能力,也包括其他的比如動手操作能力。學生的反映應該說也在老師的預設之中,有的是用直尺量的,有的是用折的方法證明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學生的參與熱情很高,并把學生研究的結果通過板書使之條理化和系統化。這個環節應該說是層次非常地清晰。學生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在原有的經驗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三、鞏固深化。
1、猜一猜。
信封中藏著兩個圖形,你能猜出是什么圖形嗎?
2、畫一畫。
你能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嗎?要求全班畫的都一樣。
3、拼一拼。
你能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大長方形嗎?
4、選一選。
五個人拍了張照片,想塑封起來,請選多大的護卡膜:照片長30厘米,寬20厘米。a、長30厘米,寬20厘米 b、長31厘米,寬21厘米。
(評析:在這個環節中,劉老師通過一系列活動,幫助學生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認識,猜一猜的活動學生非常的感興趣,從先露出圖形的一小部分,到露出圖形的大部分,最后展示出全部圖形。學生在猜的依據就是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這樣的活動很能吸引學生,在活動中鞏固了新知;畫一畫的活動則進一步鞏固了學生對長、寬和邊長的認識,在操作活動中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拼一拼的活動進一步開拓了學生的思路;選一選的活動,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有了一個很好的聯系,真正體現了學以至用。這四個活動有效地幫助學生加深了對長方形和正方體特征的認識,也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