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規律(精選5篇)
排列規律 篇1
教學目標:
1.經歷拼擺、交流、觀察等探索稍復雜圖形的排列規律的過程。
2.能發現圖形排列中的簡單規律。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積極參加數學活動,獲得良好的心理體驗,發現和欣賞圖形排列的美妙。
課前準備:圓、正方形、正三角形圖片各3張,每人“3×3格”的方格紙3張。
教學方案:
教學環節
教學預設
一、 復習引入
教師談話,先讓學生說一說春節期間最高興的事情,然后啟發學生交流慶祝春節中有規律的現象。
師:同學們,春節過得很高興吧!誰愿意把你們最高興的事情給大家說一說?
請幾個人發言。
師:春節期間,街道、商店等公共場所都增加了許多裝飾,營造喜慶的氛圍,哪個同學發現了有規律擺放的現象?
學生可能說出,街道掛的彩條、商場樓頂的彩燈等。
二、自主探索
1.把圖形有規律地擺一行。
。1)教師啟發性談
話,提出把○□△圖片各3張有規律地排成一行的要求,鼓勵學生動手操作。
師:同學們真細心,能發現生活中有規律的現象。今天這節課,我們利用△□○等圖形來“創造”規律,有信心嗎?
如果有個別學生說“沒有”,老師可鼓勵學生試一試。
師:現在,請同學們拿出△□○圖片各三張,把它們有規律地排成行。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指導,了解擺的情況。
。2)交流學生個性化的擺法,要給學生充分的展示不同擺法的機會。讓學生說出擺圖的規律,并啟發學生說一說如果接著擺,下一組會是什么樣的。
師: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介紹自己的擺法呢?告訴大家你擺的圖形的規律是什么。
結合學生的交流,教師進行啟發式對話。
生:我先擺3個○,又再擺3個□,再擺3個△。規律是3個○,3個□,3個△。
師:那接著往下擺,下一組該怎么擺?
生1:再擺3個○,3個□,3個△。
生2:我先擺1個○、1個□、一個△當作第一組,接著擺第二組,最后擺第三組。規律是:1個○、1個□、一個△依次重復出現。
生3:我先擺1個○、1個□、一個△,再擺2個○、2個□、2個△,規律是○□△各一個,○□△各2個。
師:接著下一組該怎樣擺?
生:接著擺3個○、3個□、3個△……
學生可能有圖形位置不同的擺法,讓學生充分交流。
如果第三個學生的擺法沒有出現,教師可組織交流。
2.在九宮格里有規律地擺圖形。
。1)出示3×3方格圖。(以下簡稱九宮格)。提出“要使每行或每列的圖形相同”的要求,讓學生把○□△圖片各3張擺在九宮格里。
師:剛才同學們把這些○□△有規律地擺成了一行,這里有一張方格紙,大家看一看,你發現方格有什么特點?
生1:每行有3個方格,每列也是3個方格。
生2:3×3一共9個方格。
師:觀察得很認真,現在要把這三種圖形有規律地擺進方格中,要使每行或每列的圖形相同,怎么擺?請同學們試一試。
學生擺,教師巡視。關注學生不同的排列方法,個別指導。
。2)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怎樣擺的,規律是什么,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擺法的機會。
師:誰愿意把自己排列的結果展示給大家,并說一說你排列的規律是怎樣的?
教材上每行相同,每列相同的方法應該是最基本的。有的可能圖形位置不同,第三種擺法,學生如果沒有出現,教師不作介紹,如果出現了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擺的。使學生了解三個○可以看成一行,(斜行),其他不符合要求。
(3)提出“要使每行和每列的圖形各不相同,應該怎樣擺放”的問題,鼓勵學生試著擺一擺。
師:剛才我們是按照每行每列的圖形都相同的規律擺的圖形,如果要使每行和每列的圖形各不相同,可以怎么擺?試一試。同桌可以合作進行。
給學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由擺,教師巡視指導。
。4)交流學生不同的擺法。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擺的,學生說,教師擺。要給學生充分展示不同結果的機會。
師:哪位同學愿意把你擺的給大家交流一下:你來說, 老師來擺。
除教材上的三種擺法外,學生可能還有不同擺法。如
○
□
△
△
○
□
□
△
○
(5)探索、總結圖形排列規律。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使學生了解方格中圖形擺放的變化規律。
師:真不錯,有這么多的排列方式,同學們認真觀察一下,這么多的排列方式,有什么規律嗎?先同桌互相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后,全班交流。多數學生可能會具體說出每種擺法的規律。
●如教材上的第一種擺法:
生1:第一行擺△○□,第二行把第一行擺的最后一個□放在第一,其他兩個順次后移就行,是△○;第三行把第二行末尾的○放在第一,剩下的順次后移是□△。
生2:豎著看也能發現這樣的規律。
第一列擺△□○,第二列把第一列中最后一個○放在第一,其他兩個△和□順次下擺……
●再如教材上第二種擺法。
生:第一行先擺○,再擺□和△,第二行把第一個○擺到最后,□和△依次往前放;第三行把□放到最后,△和○依次往前放……
三、課堂練習
1.練一練第1題,讓學生認真觀察圖中各種花是怎樣排列的,想一想空格里該放哪朵花。學生獨立考慮后,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判斷時的想法。
師:同學們剛才發現了我們在方格中擺出的圖形的規律。現在請你看課本第3頁的第一題,在方格中擺放三種不同的花,有一個方格還空著,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圖中各種花是按什么規律擺放的,想一想空格中應該放哪種花。
學生獨立思考、填空。
師:空格里該放哪種花?說一說你是怎么判斷的。
學生可能有不同的判斷方法,如:
●第一行是紅的、黃的、粉的,第二行黃的排第一,接著是粉的、黃的;第三排是粉的排第一,按規律第二個應該是紅的……
●第一、二行中都有這三種花,只是排列位置不一樣,第三行中缺紅的,所以空著的格應該放紅的。
2.第2題,先通過對話介紹、了解撲克牌的四種花色,然后教師照教材上的樣子擺出撲克牌,提出“猜一猜,扣著的花色是什么”和“你是怎樣判斷的”問題。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和交流的時間。
師:同學們都喜歡玩撲克牌,誰知道撲克牌有幾種花色?都是什么?
學生回答出撲克牌的四種花色。
師:我們來玩一個撲克牌游戲,看老師擺出撲克牌。
教師照書上的樣子擺出撲克牌。
師:猜一猜扣著的撲克牌各是什么?說一說你是怎樣判斷的。
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再交流。讓學生充分交流判斷的思考過程。如:
3.擴展學習,鼓勵學生自己按規律擺撲克牌。并同桌進行猜扣著的牌的活動。
●根據第一行都是5,第二行都是4,第三行是3和第四行是2,判斷出第三行扣著的都是3,第四行扣著的都是2。再根據第一行第二行四種花色的變化判斷各是什么花色……
最后得出:第三行第一張是花3,第二張是黑3,第四張是紅3;第四行,第一張紅2,第二張是花2,第三張是黑2。
學生猜中后,教師翻開撲克牌。
師:現在請同學們用撲克牌自己按規律擺出一組,互相進行猜扣著的牌是什么的游戲。
排列規律 篇2
教學內容:62-63頁
教學目標:
1、經歷小組合作探索圖形中的數的排列規律以及特殊運算規律的過程。
2、能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和技能驚醒探索活動,發展初步的數學思維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感受探索活動的挑戰性,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小組合作探索圖形中的數的排列規律以及特殊運算規律的過程
教學準備:圖片
教學過程:
一、 探索規律。
1、 出示組圖(1)
觀察三個圖中的數,找出圖中三個數之間的關系(上面的數是下面兩個數的乘積)。
小組合作,按找出的規律,在第(1)題后面三個圖的空格中填數,再交流。
2、 出示組圖(2)
觀察第一排三個圖,分小組進行探索,交流找出規律,即左下角的數是其它兩個數的乘積。
學生自己在下面三個圖中的○里填上合適的數。
3、 出示組圖(3)
讓學生自己找規律填數。
全班交流,互相學習,分享每個同學的成功。
二、 按順序操作。
1、 出示第一題。
師說生寫即教師說一個要求,生即按要求去做。
交流每個人的算式和計算結果。
2、 出示第二題。
學生獨立計算。
交流計算結果。
看省略號,再寫出幾個這樣的算式。
三、 議一議。
1、1—9中任意兩個數字組成兩個的兩位數,它們的差荷有什么關系?
2、求出的商與這兩個數字有什么關系?
通過兩個問題的討論,是學生了解1—9中任意兩個數字組成的兩個兩位數,它們的差是9的倍數,并且求出的商正好是兩個數字的差。
排列規律 篇3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對幾個事物進行排列的過程,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思考,探索排列的規律。
2、通過觀察、操作、驗證、歸納,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符號感。
3、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點:
按一定的順序有條理地進行思考,探索排列的規律。
教學難點:
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符號感。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小軍、小明、小紅三人是好朋友,他們準備排成一排合影留念。該怎樣排呢?
課件出示:例題的情境圖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教學例題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怎樣解決?請在小組內探索,要求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1)組織討論
小組合作探索不同的方法
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方法
討論:在排列的過程中是怎樣做到不重復、不遺漏的?
提示用符號排列
。2)各小組匯報,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各種排法
交流時板書:
2、 總結方法,升華認識
談話:仔細觀察上述排列方法有什么相同之處?由此你能想到什么?能列式計算嗎?
回答后板書算式:3×2=6
3、 遷移方法,嘗試應用
提問:除了三個人合影,還可以怎樣合影呢?
小組合作,探索排列方法
全班交流,肯定用符號排列的方法
4、出示情境2,談話:如果在他們中每次選兩人排在一起照相,有多少種不同的排法?
你能用算式排列嗎?3×2=6
三、組織反饋,鞏固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
提問:你能用8、2、5三個數字組成幾個不同的三位數嗎?
嘗試練習,同桌討論,集體交流。
2、完成“想想做做”第2
讀題、看圖,說出題意
各自用連線的方法排列出比賽的場數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弄清題目要求,解決兩個問題
獨立完成后展示、討論
討論:通電話的是這3個人,寄節日卡的還是這3個人,都是“3”人,為什么出現的結果卻不一樣呢?
四、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排列規律 篇4
大班幼兒在上學期已經學習了一些圖形的簡單排列規律。今天教育活動是讓幼兒通過觀察、猜測等操作活動探索數的排列規律。
本次教育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孩子們特別喜歡的“心靈感應”為導入,讓孩子們猜一猜老師接下來會畫幾個圖形,為什么?幼兒說出了許多種方法,我選擇其中的一種往下畫,讓幼兒接著猜。孩子們學習數學的興趣立即被激發起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由淺入深逐步進行。從簡單的觀察入手,逐步加深難度,從而使幼兒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水平。同時創設情景讓幼兒積極參與讓幼兒發現、探究圖形和數字的排列規律,通過比較,從而理解并掌握找規律的方法,培養了幼兒的觀察、操作和推理能力,并能合理、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在教育活動我讓幼兒成為了真正的學習的主體,都是在自己探究知識,幼兒的探究的意識增強了。
整個教育活動,我從感知規律——找規律——創造規律——應用規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幼兒興趣盎然,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也有不足之處: 本節課下來,感覺到大多數時間孩子們思維活躍,暢所欲言,能夠積極投入到探究中來。個別幼兒的積極性調動得不夠,還需要適當的多樣的評價。
排列規律 篇5
25.4課題學習 鍵盤上字母的排列規律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初步感受統計推斷的合理性,進一步體會概率與統計之間的聯系及概率的廣泛應用。
過程與方法:經歷試驗、統計等活動,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養成樂于接觸社會環境中的數學信息,樂于用數學思維去思考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點:進一步深刻領會用試驗頻率來估算概率的方法。
教學難點:對實際問題的分析,并體會用試驗步驟來估算概率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英語教科書,鍵盤等
設計教學程序:
一、 問題的提出:
計算機鍵盤上的英文字母為什么沒有按照字母表順序從a、b。。。到z排列,如果那樣不是更便于記憶嗎?
二、合作活動
1.收集和分析數據:
統計英語教科書中任一部分中26個字母及空格出現的頻率(分組合作完成,每人找其中一個字母的出現頻率)
。1) 統計每一個字母出現的次數和所有字母出現的總次數。
。2) 計算字母出現的頻率m/n
。3) 將字母按出現的頻率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出。(學生按所查字母出現頻率從大到小回答,老師在黑板上寫出)
出現頻率最高的是______,出現頻率較低的字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論的應用與解釋:
左手 右手
小 無 中 食 食 中 無 小
上 q w e r t y u i o p
中 a s d f g h j k l ;
下 z x c v b n m , 。 /?
問:空格鍵為什么要設計在鍵盤的下方正中央位置?
出現頻率高的字母一般放在哪里?出現頻率低的字母一般放在哪里?為什么?
答:鍵盤上字母的設計,既考慮手指移動的靈活特征,又考慮到各個鍵的使用頻率大小。
三、隨堂練習。漢字使用頻率及手機中文輸入法的順序。
四、課堂小結:暢所欲言。
五、課外拓展提升:在計算機中任選一篇word文檔,借助office的查找功能及字數統計功能,統計出某個同音漢字的出現次數,進行分析,按出現頻率從大到小排列,然后與拼音輸入法中的排列順序進行比較,結果一致嗎?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