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劉景文》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
學習目標:
1、會認“菊、殘、君、橙、橘、”6個生字,會寫“首、劉、枝、記”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3、培養積累、背誦古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我們先來一個實話實說好嗎?一年四個季節里,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2、師:古代大詩人們也愛寫詩贊美自己喜歡的季節。今天我們就要來學習一首描寫秋天美麗景色的古詩——《贈劉景文》(出示詩人、題目)
3、介紹詩人及寫詩的背景:
蘇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別人又叫他蘇東坡。一天,他和朋友們聚會,其中一個叫劉景文的與他很談得來。蘇軾喝著酒,非常高興,就寫了這首詩送給劉景文,所以題目就叫《贈劉景文》。(學生接讀,提醒注意后鼻音)
二、讀通詩文、感知詩意。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流利。
2、同桌相互聽一聽,看看他讀得對嗎?
3、反饋:
(1)指名讀(誰愿意把這首詩讀給大家聽一聽?)
評價:聽了他的朗讀,你有什么評價?
(2)引出生字教學:菊殘君橙橘
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的?
(3)學生說說識記生字的方法——讀生字卡片
4、朗讀這首詩(誰能大聲地再來讀讀?——大家再自信地讀給自己聽聽——齊讀)
師幫助指正讀中出現的問題。(贈與景是后鼻音,擎、殘、猶、橙比較難讀。)
三、反復朗讀、嘗試理解
1、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所以讀詩光讀還不行,還要邊讀邊想,看看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
反饋:(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教學)
(1)擎雨蓋
出示多媒體視頻,引導學生想象荷花在夏季的樣子和作用,指導觀察搜集夏季荷花的圖片,體會荷花此時的生機勃勃。
(2)荷盡
出示2幅圖片:為了幫助大家讀得更好,進一步感受秋天的美景,老師給你看這兩幅圖。
讓學生說說哪幅圖寫出了詩意,并說說理由。(理解“盡、擎雨蓋”)
討論:荷花凋謝了,荷葉枯萎了,詩人為什么還要寫這里?
指導朗讀:那你能通過朗讀把荷花池的美麗表達出來嗎?(個別讀——女生讀——齊讀,教師隨機評價:真好啊!真是看了還想看。)
(3)菊殘
出示圖片,說圖意,理解“菊殘、傲霜枝”。
秋風中,菊枝仍精神抖擻地挺立著,你想對它說什么?
(4)橙黃橘綠
讀了這幾個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秋季豐收圖)
出示圖片
2、蘇軾看到的秋天就這些景物嗎?發揮你的想象,幫詩人說說他看到卻沒有寫出來的景色。
學生交流——一起觀賞這些美景——學生說感受:秋天真是一個( )的季節!
3、引出詩句:看來秋天的美景才不止這二十八個字呢!怪不得詩人說:“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你現在明白這兩句詩的意思了嗎?學生說詩意,悟詩情,教師板書:愛秋天。
4、齊讀古詩:現在再來讀這首古詩,相信你頭腦中的這幅畫會更美。帶著對秋天的贊美語氣來齊讀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