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匯報課)
【學習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3、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和“大口大口”這兩個詞語。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2、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難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具準備】多媒體,動物圖片,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孩子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兩件禮物、先看看這是什么?(出示醋)什么味兒的?(酸的)再看看這是什么?(出示糖)什么味兒的?(甜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呀?(嘗的)是啊,這么簡單的辦法卻有人不知道,是誰呀、我們一起來看看第17課:酸的和甜的(板書課題)生齊讀。
二、圖文結合,感知內容
1、播放課件欣賞故事。要求:邊聽邊想:這個故事里講的是什么?2、指名交流。
三、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難讀的段落多讀幾遍。
2、檢查反饋。
開火車——齊讀——去掉拼音后,摘葡萄
3、讀得真好,那誰能把課文讀一讀?(抽8名學生接讀,要求讀流利,讀準字音),其他小朋友邊聽邊思考“課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
三、朗讀感悟,深入體會
1、剛才孩子們讀得非常認真,現在誰能回答課文里的“酸的和甜的”指的是什么?(葡萄的味道)那么,文中都有誰?他們認為葡萄到底是酸的還是甜的?(出示課件:狐貍、小松鼠、小白兔認為是酸的,猴子認為是甜的)
2、課件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我們先來聽聽狐貍是怎么說的?并讓生從課文里找出狐貍說的話,聽了狐貍的話,你有什么疑問?質疑如:狐貍為什么說葡萄是酸的呢?(它吃不到就騙人,哦看來狐貍真狡猾。)
3,剛才你們都說狐貍想吃葡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先讓孩子們看圖并找出句子讀一讀,然后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最后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做動作、)
4、讀了之后我們知道狐貍是真想吃,但又吃不著怪不得騙人說是酸的,那么除了狐貍還有誰說葡萄是酸的?(松鼠,小兔,師板書)
5、他們又怎么知道的呢?請孩子們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2~3自然段(他們是聽狐貍說的,他們相信了狐貍。)傻小兔,傻松鼠輕易相信了狐貍,太老實了,(師邊說邊板書:輕信,老實)我們再來體會一下它們的心情,男女生分讀2、3自然段。
6、前邊的三個小動物都說葡萄是酸的,有沒有誰會說葡萄是甜的呢?(猴子)學生自讀4~7自然段,你看到的葡萄是怎樣的?讀后你覺得小猴子怎樣?(聰明)聰明在哪兒呢?(它嘗了呀)小猴子真聰明(邊說邊板書:聰明敢嘗、)
⑴ 好,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猴子來時的表現(課件出示第4段)并讓學生找出描寫小猴子動作的句子讀一讀、(邊讀邊做動作),然后師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讓學生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名說)多了一個“迫不及待”讓你體會到了什么?(指名說)
⑵ 我們再來瞧瞧小猴子是怎么吃的?(課件出示第7自然段)生找出句子讀一讀,并做做動作,然后師用課件出示: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讓學生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從中體會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