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說課稿與反思
《酸的和甜的》教學設計
執教人:湯玫 地點:多媒體教室
教材分析:
這個單元選編了5篇能給人以啟迪的故事,《酸的和甜的》是最后一篇。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通過松鼠、兔子和猴子對待“葡萄是酸的”這個說法的不同態度及表現,告訴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在閱讀中識字、學詞,對故事內容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
1、寫好反犬旁的三個字。
2、在朗讀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各種實物圖片,請同學說味道。
2、齊讀課題,學習生字“酸”。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由讀課文,讀通句子,讀準字音。
2、用讀句子的方式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圖文結合,學習課文。
。ㄒ唬⿲W習課文第一段。
認讀小動物名字,請生讀第一段。
。ǘ┰诙、三自然段里找出小松鼠和小兔子的想法。
1.指名讀一讀。
2.哪個詞告訴我們小松鼠和小兔子相信了?
3.指導讀出相信的語氣。
(三)指名讀4——7自然段。
1.出示對話,同桌自由練讀。
2.發現小猴子的不同之處。
3.朗讀,體會寫小猴的句子。
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指導練說句子。
體會“大口大口”的用法。
(四)齊讀最后一段。
圖文結合,體會小動物們的心理及想法,在擴展說話中領悟文章內涵。
(五)拓展閱讀。
四、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再讀小動物的名字,發現反犬旁。
說說還有哪些反犬旁的字。
2、練寫“猴”字。
師范寫,生書空,在書上練寫。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二、表演課文;
三、學寫其余生字;
四、閱讀課外故事。
《酸的和甜的》說課稿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以“使人受啟發的詞語和故事”為主題,《酸的和甜的》為最后一課,是一篇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童話,在體裁上具有雙重特征。文中8個自然段配有8副插圖,除了敘述松鼠、兔子的輕信、猴子的敢于嘗試外,還涉及到了狐貍的“精神勝利法”,教學重點是在閱讀中識字學詞,難點為在閱讀中滲透“做事要敢于嘗試”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