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潑水節》說課講稿
三、教學程序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標:
1. 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信息資料:
生字卡片、潑水節的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搜集潑水節和周總理的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切入舉偶
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誘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進入想學、愿意學習的境界。上課開始,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
1、談話導入。中國是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除了漢族外還有55個少數民族,而少數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板書課題)教師或學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2、圖片激趣。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的人們在干什么?(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板書:潑水節)然后在前面加上“難忘”二字:為什么說是難忘的潑水節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二)對話平臺
自讀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識字和朗讀是低年級的重點。此環節采用多種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效地提高讀書效率。】
(三)識字
1、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注意瓣讀bà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音“花瓣兒”。“因為”的“為”讀wèi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游戲檢查識字:抓“特務”、“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本課有些生字在生活中跟學生見面的機會較少,字形比較復雜,字音難點較多。教學時,要努力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習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識字。】
(四)讀思
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一年一度”。放到句子中讀一讀。
3、小朋友知道了,潑水節就是傣族人民的新年,也是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傳統節日。這個讓大家期盼已久的節日到來的時候,傣族人民會是怎樣的心情?
4、指導讀出高興激動的語氣。
學習第二自然段
1、這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人們是怎樣歡度的?自由讀第二小節,說說潑水節給你的感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