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廬山瀑布教學案例
教學目標:
1.認識“廬、瀑、爐、疑”四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了解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3.激發學生對古詩的興趣和喜愛。
教學重點:有感情得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瀑、疑”的識記,“香爐、掛前川”的理解。
教學過程:
師:孩子們我們以前學過許多李白的詩,誰想師:背一首?
生:背《贈汪倫》《靜夜思》《早發白帝城》《望天門山》
師:你們背得真熟練,今天我們再學一首李白的詩好嗎?
生:好!(積極性很高)
師:板書課題(望廬山瀑布)誰來說說課題的意思?
生:就是看廬山的瀑布,望是看的意思。
師:很好,那你知道廬山在什么地方嗎?
生:廬山在江西省,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喜歡去那里游覽觀光。
師:哦,你知道的真多!大家也應該向他學習,養成平時注意積累知識的好習慣。那瀑布是什么樣子的呢?誰看見過?
生:我知道,他就是從高山上流下來的水,而且流得很快,遠遠看去就象白色的綢帶,我是在電視上看到的。
生:我見過黃果樹瀑布,那水就象從山上往下倒似的,象一條波濤洶涌的河。
師:那這條河與平時見到的河一樣嗎?
生:不一樣,它是垂下來的,平時見到的河是平流著的。
師:你注意觀察了,說得很好!一說到瀑布大家就會想到高山,水從高山陡峭的地方傾瀉下來,遠遠看去就像一塊寬寬的綢帶倒垂在山前。大家注意“瀑”怎么寫?
生:“暴雨”的“暴”加三點水。
生:應該注意下面不是“水”。
師:對,大家在寫時就應該注意了,(一起書空)。
生:齊讀“瀑布”。生:老師,我還發現“廬山”的“廬”和“香爐”的“爐”是同音形近字。
師:瞧,他觀察得多仔細,說得多準確啊!
師:好,讓我們先來領略一下廬山瀑布之美吧!(幻燈出示圖片)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它的美,并說說你看到它后的心里感受。
生:(雄偉壯麗、云霧繚繞、氣勢磅礴)(非常激動、興奮、熱血沸騰)
師:老師看到大家都陶醉在這美景之中了,讓我們來欣賞欣賞李白是怎樣寫出廬山瀑布之美的。(幻燈出示古詩)誰想讀一讀?
(爭先恐后地讀)齊讀!
師:讀得非常好!我想知道你們對這首古詩的理解如何。小組討論一下,組內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問老師。
(分四人小組討論。)
生:香爐就是大人燒香用的爐子吧?
師:其他同學的看法呢?
(沒人回答)
師:其實這里指的是香爐峰,因為這座山峰像香爐,所以取名“香爐峰”。
生: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山頂上云霧繚繞,就像燃起了紫煙。
師:再具體一點“紫煙”就是蒙蒙的水氣透過陽光,就會呈現一片紫色,好象燃起的紫煙繚繞著香爐峰。多美的景色啊!再仔細體會一下這句話的意思,想象一下高高的香爐峰是多么漂亮!
生: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照在香爐峰上,山頂云霧彌漫,陽光透過蒙蒙的水氣,好象燃起了紫煙。
師:說得非常好!煙霧是慢慢升起的。所以,讀的時候應該是——
(慢慢地)
師:誰想試試?
學生讀。
生:老師,銀河就是天上的一條河嗎?
生:就是它把牛郎織女分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