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和牧童教學設計
教學重點:
1、學習掌握本課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的第五、六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小牧童為什么敢向大畫家挑戰?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1、上節課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認識嗎?師生對口形猜字,開火車讀生字。
2、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對于戴嵩的畫,大家贊不絕口,可是小牧童卻說說他畫錯了。
二、讀文品悟
1、輕聲讀課文5、6自然段: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2、觀察圖畫,想象當時的情形:人們又會說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戴嵩和牧童的對話:練習讀、同桌分角色讀、評議讀、范讀、表情朗讀。
4、自由組合分角色朗讀全文。
(通過牧童和圍觀人態度的對比,在多種朗讀中感受文本,體會出牧童的實事求是和戴嵩的謙虛。)
5、深入思考:
⑴ 讀到這里,你想說點什么?想對誰說?指名任意說。
⑵ 課題這樣寫合適嗎?
(教師重新寫“牧童”,字的大小和“畫家”一樣大。)
(在學生自主感悟,多向交流中體會人物的美好品質,此時改寫課題水到渠成。)
⑶ 律動:
配樂欣賞中國畫家的作品。
(融律動和中國畫的欣賞于一體,拓展了文本資源,使學生感受到了藝術的熏陶。)
三、拓展延伸
重點欣賞齊白石的《蝦》、徐悲鴻的《馬》和李苦禪的《鷹》,請學生為他們的畫配上話,想怎么寫就怎么寫,能寫幾句都行。
(寫話訓練在低年級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學生自主選擇內容,削減了寫話的難度,給學生自由的空間,利于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
四、小結學法:(課題研究部分)
1、這篇課文是寫人的、記事的、還是寫景的?(是寫人的)
對這個單元都是學習寫人的課文,今天我們就來小結這組課文的學法,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最快的學會這種方法,以后不用老師教就可以學懂課文。
2、回想一下:學習這課的時候老師讓小朋友學了哪些方面及學習順序。
(1)讀通課文,認識并理解生字詞。
(2)了解要學習的這個人。
(3)看看文中講了關于這個人的什么事?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文中人物的什么品質?
(5)讀有關人物的書籍。
(6)寫有關人物的故事。
五、拓展練習:
讀名人的傳記。并將你讀到印象最深的故事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