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臺前的孩子說課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第四冊第24課《玩具柜臺前的孩子》。
【說教材】
《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位于本冊教材的第六單元,本組教材的專題是“培養優秀的品質”,意在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發現文中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感悟做人的道理。《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是其中的一篇略讀課文,以對話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生動故事,讀罷本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眼前總是浮現一個目不轉睛地盯著柜臺上跑動的汽車的孩子的身影,耳邊總是回響著孩子那“言不由衷”的令人心靈震撼的話語:“不,我只看看,不要媽媽買。”這個年齡的孩子,大都以自我為中心,常常以哭鬧來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真是難以想象,這個男孩小小年紀,該怎樣忍受“強烈的渴望”和因心疼媽媽而“堅決不要”這種巨大心理反差帶來的痛苦啊! 所以我認為本課學習的重難點是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因此,我準備結合教材特點,在訓練語文基本素養的同時關注文本的價值取向,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關注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將學生平時生活感受,融于閱讀實踐中。
【教學目標】: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 會認11個生字。
2. 通過讀文,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3. 提高學生基本語文素養,培養合作能力與交流的意識。
【教法學法】
1、朗讀訓練法 :以“看”“讀”“思”“說”“悟”為主要訓練方式,把“讀”的訓練貫穿在整個教學中,通過師與生、生與生面對面地提高、思考、討論、交流、體會、練讀逐步實現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具體的閱讀實踐中得到鍛煉。
2、合作學習法 :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注重討論、交流、合作、體會。讓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能聯想自己已有的知識積累。
【說教學過程】
因為本課是略讀課文,因此我準備用一課時來完成教學。本課時共分4個板塊:一、談話揭題,借圖入題.二、 初讀識字,交流方法。三,自主朗讀,奠定基調四、深入討論:體會品質.五、借助想象,升華情感。
一、談話揭題,借圖入題
第一步,啟發談話:讓學生談談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又是如何得到它的?如果見到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玩具,你會怎樣做。等等。在學生談得興致高昂時,導出:今天我們來共同認識一位小朋友,他的做法也許會出乎你的意料。(然后板書課題《玩具柜臺前的孩子》并齊讀)
第二步,出示課文幅圖,引發學生觀察思考:這是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你是怎么看出來的?有什么人?(相機教學生字詞“玩具”“柜臺”“售貨員”)
(這一環節,由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讀書的欲望。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和觀察思維能力。)
二、 初讀識字,交流方法。
第一步,我拋出問題:“這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以此引導學生自學課文。并提出要求:劃出生字詞語,把生字所在句子認真地多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