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柜臺前的孩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 會認“具、售、柜”等11個生字。
理解“興奮的光芒”“目不轉睛”“富裕”等詞,并積累運用。
2、 通過讀文,學習關愛父母,關愛他人的好品質。
3、 提高學生基本語文素養,培養合作能力與交流的意識,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重點〗:會認11個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教學難點〗:在自讀自悟中受到關愛父母、關心他人的思想教育。
【教學流程】:
一、觀察情景圖,認識相關生字,導入課題:
1、看圖說話。 出示課文的第一幅圖、說話:
(1)這是什么地方?什么時候?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2)有什么人?他們都在干什么?
(相機教學生字詞“玩具”“柜臺”“售貨員”)
①記住“具”里面有三橫,哪個字與他相似?(與“真“比較)
②售貨員:站在柜臺后面賣東西的我們稱為——“售貨員”,是一種職業。在公共汽車上賣票的是——售票員,理解“售”的意思。
③記住“柜”的字形。聯系實際說話。出示圖片,認讀:玩具柜臺、藥品柜臺,認讀“藥品”,說說還有哪些柜臺?(文具柜臺、糖果柜臺)
2、揭題:細心的小朋友都發現這里有位穿綠衣服的小朋友,他有什么特別的地方?這節課我們就去認識這位玩具柜臺前的孩子(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借助課文的拼音讀準生字詞,讀通順課文,邊讀邊標上自然段序號。
2、范讀,找出文中除了這位小男孩還有哪些人物?
3、交流,板書:小兵、 媽媽、 售貨員阿姨、 小女孩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在語境中理解詞語。
1、默讀, 找出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男孩喜歡小汽車,用橫線劃出有關的句子。
2、思考:小兵站在柜臺前干什么?
3、感悟句子:柜臺前有個小男孩,只要看到誰買小汽車,他就馬上跟過去,目不轉睛地盯著柜臺上跑動的汽車,眼里閃著興奮的光芒。
(1)理解“目不轉睛”、 “盯”:盯說明看得專心,同樣寫目光非常集中,這里還有一個詞,目不轉睛。請小朋友目不轉睛盯著老師手中卡片,做個目不轉睛的樣子。你們現在眼珠一動不動地看著我,非常有神,這就叫做目不轉睛的盯著。
(2)“興奮”透過小兵那興奮的眼神,小兵在想些什么?(指名)
(3)認識“光芒”。“芒”什么結構?怎么記憶?你的眼睛在看到什么的時候會閃出興奮的光芒?
(4)只要……就……這是一個關聯詞語。你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5)只要看到誰買小汽車,他就馬上跟過去,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板書:喜歡小汽車)
(6)帶著這種感受去讀第一自然段。學生相互評價
四、默讀2——12自然段,體會情感
1、過渡:他這么喜歡小汽車,為什么不買一輛?
(1)默讀課文2——10段,畫一畫有關句子。
(2)匯報、交流:
2、感悟句子:
(1)孩子的媽媽嘆了口氣,說:“他爸爸常年病著,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讓我給他買……”
①從媽媽的話里,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覺?
②理解“富裕”。記憶“裕”(衣+谷=裕)說說它的反義詞。 ③“什么也不讓我給他買……”這“什么”還指哪些東西?
(板書:不讓媽媽買)
④小男孩他為什么要這樣做啊?
⑤多懂事啊,此時媽媽的心理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