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教學設計
2、《揠苗助長》這則寓言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一書。孟子(約公元前372~前289),名軻,戰國時鄒國人(現山東省鄒縣),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師。我們大致的了解一下原文。教師適時出示原文。
------
現在,同學們心中的小問號都解決了,我們來深入學習一下這個有趣的小故事吧!
二、讀文感悟
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1、種田人為什么要拔苗助長?(板書:起因)從哪些詞語看出他很焦急?請學生帶著問題默讀第1自然段,標畫出有關詞句。
自由交流:
生:“巴望”是盼望的意思,可以看出他的心情非常急切,所以他“天天到田邊去看”。
師:你們認為怎樣讀,才能讀出農夫焦急的心情呢?(生讀)“巴望”剛剛咱們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這一段中還有那些地方表現出他很希望?再讀讀看。(板書:巴望)
生:“天天”也能看出農夫很心急。
師:農夫覺得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到底長高了沒有?(長高了)農夫為什么覺得一點也沒有長高呢?(太著急了)讀一讀。
生:從“焦急”、“轉來轉去”、“自言自語”這幾個詞語還能看出農夫心急。(師板書:焦急)
師:你試著讀一讀,好嗎?誰再來讀?(指名朗讀)說說你仿佛看到了農夫怎樣?仿佛還聽到了什么?(生交流)誰愿意把這個人的著急演一演?(生表演)
齊讀第一自然段。
2、農夫究竟想到了什么好辦法呢?讀一讀第2自然段。思考:你覺得他這個方法怎么樣?(板書:經過)
生:農夫把禾苗拔高了。(教師相機板書:拔高禾苗)
生:農夫干了一天,筋疲力盡。(板書:筋疲力盡)
情境體驗:學生做拔秧苗的動作,感受“筋疲力盡”的意思。怎么讀“筋疲力盡”呢?(生讀)你為什么這樣筋疲力盡呀?(因為著急禾苗快點長,這個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這個人真太著急了,想出了這么個辦法。雖然拔苗很累,農夫的心情怎樣?(高興著呢!)怎么體會到的?
生:從“終于”、“急忙”可以看出農夫急切、興奮的心情。
生:想著禾苗馬上要長高,心里高興。
師: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指名讀)
同桌之間練習朗讀,看看誰讀得好?(指導朗讀)
同學們,農夫為什么會筋疲力盡呢?那么,從中午一直忙到到太陽落山,農夫都忙了些什么?被農夫拔高的禾苗會說些什么?請同學們盡情地發揮想象,演一演。
(學生戴上準備好的頭飾進行情景表演。)
3.在第三自然段里,農夫又有哪些表現呢?
學生朗讀課文(喘氣、很累的樣子)
師:你為什么這樣讀?
生:干了一天的活太累了。
師:農夫很累,心情怎樣呢?
生:很高興、很得意
師:帶著這種又累、又高興的心情讀讀這段吧!
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