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的消息》教學反思
其次,采用寫一寫的方式,通過運用語言,將觀察能力與表達能力有機結合,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在教學結尾處,我讓學生結合平時對生活的觀察,說說春天里還有哪些特有的景物并談談發現春天已經來臨時的心情,最后用兒歌的形式寫一寫自己喜愛的春天,目的就在于:希望學生通過用眼看,用嘴說,用手寫,使聽說讀寫能力均得到提高。讓學生通過課后當當小詩人,小畫家,小歌手,小收藏員……讓課堂無限延伸,在平時的生活中也能快樂的尋找春天。
努力思考,激qing朗讀——《春的消息》教學反思
早晨,我們三個一起商議了春的消息這一課的上課思路。在上課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了一個問題,是誰給我們送來了春的消息?從文章中劃出相關語句。在給學生2分鐘的思考時間后,我讓他們小組交流。這次上新課,與以往不同的是,我先對小組的每個成員做了分工,共四個人,每個組員負責交流兩個小節。組長的作用是指導,負責調控小組交流情況,如果一個組員發表完意見后,出現不同意見,組長要領著查找原因,說出劃與不劃的理由。交流完畢后,老師要抽查,舉手最活躍的小組將最先被抽查,根據發言情況給小組加分。我提出要求后,他們開始了交流,因為問題不難范圍廣,所以討論的氣氛異常熱烈。
在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我下去聽,走到第七組的時候,我聽到王韻清說:“明麗的太陽也給我們帶來了春的消息!边@時,組長宿之蕙說:“我沒畫這句話呀?”這時,宿之蕙又看了一下書,說:“噢,應該劃,因為春天的太陽很亮,很暖和!逼渌M員也明白了,湊成了一次思維的碰撞。在我的心目中,發生思維碰撞的小組合作才會有效。但這僅僅是一個組,還要加強對小組合作的指導,發揮優秀小組的示范作用,期待小組合作的效果會慢慢好起來。
接下來的交流我也一改以往只抽三個小組的做法,變成哪個小組舉手多,就叫哪個組,答得好給小組加分,這一下把氣氛調動起來了,同學們爭相發言,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小組很被動,總是等待,不敢舉手,生怕自己說錯,看到人家小組表現這么精彩,他們也按捺不住了,動起來了,總是不愛舉手發言的同學也受到了自己組員的批評。他們的發言不僅能找到句子,而且還說得有根有據,這正是思考的結果。連我設想的體會難點也找出來了,稍加指導,他們便體會地很深刻,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說完了,接下來的課件給他們帶來了驚喜,他們看到“雛菊”、“暖陽”的圖片時,教室里哇聲一片。孩子們的感情被徹底激發出來了。
然后我讓他們選自己最喜歡的小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練完后在小組內展示,組長負責評誰讀得好,同時對讀得不太好的同學加以指導,因為老師抽的人代表小組成績。當他們交流時,我發現曲靈珂在認真地指導王昭杰,那真是聲情并茂。檢查時,我特意抽了王昭杰,他讀得明顯帶有感情了,比以前進步了不少,看來還真是有效。
接下來全班展示,喜歡哪一節,就站起來讀,這樣又練習了朗讀。然后讓孩子們說說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孩子們提出了自己不明白問題,提的恰恰是我覺得有可能不懂的地方,孩子們對于解答自己的疑問很感興趣,不一會兒問題就解決完了。課文讀通了,讀懂了,我又進行了二類字的檢查,全部抽的是每組的4號,結果全數通過。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起來效果就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