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凡》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江凡》一文是“小英雄” 單元的一篇主體課文,本文記敘了10歲的江凡面對火災不僅能冷靜地想辦法進行自救,還救出了奶奶和鄰居。這篇課文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是培養學生自救意識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1、運用學過的方法認會1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內容。
3、提高自救意識,學習江凡慌亂中冷靜、機智的品質。
【教學重難點】 感受火災的緊急與恐懼,體會江凡的冷靜與機智。
【學情分析】
上周學校剛剛對學生集中進行了防火自救知識的宣傳與教育,并進行了防火自救演練,對學習本課進行了很好的資料鋪墊。
但是大部分學生并沒有遭遇過火災,可能無法體驗江凡當時的處境,因此要借助音像資料、語言渲染、朗讀課文充分地引導學生感受火災的緊急與恐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了解背景:
同學們,上周班會課我們觀看了錄像,還記得是什么內容嗎?之后,我們學校還進行了安全自救演練。但是,演練畢竟只是練習,同學們,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一場火災真的降臨在你的頭上,你會在么做?(不要求學生回答)
2002年3月1日,四川省南充市就因為一個小商店的忽然著火,引發了一場特大火災事故,導致19人死亡,24人受傷,損失非常嚴重。那么,一個年僅10歲的小孩子面臨這突如其來的火災又會怎么做呢?你們想不想了解這個名叫江凡的孩子和這個真實的故事?
揭示課題,板書,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會生字。
1、自讀課文,認會生字。
2、檢測生字詞。
(預設從字形、組詞、意思及生字的識記與運用各個角度進行考查、檢測與練習。)
3、齊讀生字詞,鞏固識記。
4、同桌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深入學文,讀中感悟。
1、初步交流:通過讀文,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
2、這是一場怎樣的大火?當時是怎樣一番情景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預設如下:
(1)抓住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體會火勢龐大,情況緊急。指導有感情朗讀。
(相機引導,重點抓住“迅速”、“蔓延”,體會這兩個詞的意思,感受火勢的龐大;通過評價、啟發,引導學生通過語速變化、停頓讀出當時情況的緊急。)
(2)抓住描寫樓道里煙霧騰騰的一段話,啟發:從這一段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處境怎樣?
師:據統計,火災中,很多人并不是被火燒死的,而是被煙嗆死的。可想而知,當時,在煙的籠罩下,人們一定覺得很——指導學生讀出人們的難受。
(3)耳聞不如親見,同學們想不想親自走進現場,去感受一下火災發生時的情景?(觀看火災錄像)
火災留給你的印象是什么?
齊讀這兩段話,帶著你對火災的印象,邊讀邊想象火災發生時的情景。
3、此時此刻,如果你就在現場,你就住在那被火和煙包圍著的小樓上,你最想干什么?
是啊,逃,人們的第一反應都是趕快逃出去,那么,現場的人們和江凡又分別是怎么做的呢?請同學們默讀3-5自然段,邊讀邊用筆畫出描寫他們動作的詞和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