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江凡》教學案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學習江凡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遇事冷靜機智。
2、 通過課文學習,使學生懂得遇到危險情況要鎮靜機智。
二、課前預習:
1、查字典,查查不認識的字的拼音。
3、收集關于火災場面的圖片
2、查找有關資料,了解火災中的自救常識。
三、教學重點: 學習江凡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遇事冷靜機智。
四、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錄音機、磁帶
教學過程:
導入:上節課我們結識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書課題)
復習上節課學習的生字詞:抽查認讀生字卡片
講授新課:默讀課文,想:江凡是個什么樣的人?
(1)、畫出有關的語句
(2)、分組交流:讀有關的語句,談自己的理解?
(3)、小組匯報
(4)、請個別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關于火災場面的圖片,教師介紹火災所帶來的嚴重后果。
(5)、情景再現:
a、請兩個學生上臺表演——江凡非常害怕,剛要張嘴喊媽媽,又想起媽媽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鎮靜下來,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讓奶奶包住口鼻,扶著奶奶彎腰往外走。
b、學生閉上眼睛 聽錄音機讀 (引導學生假設他們自己就是黑暗中摸索的江凡)——
“怎么辦?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著墻角一點一點地摸索,終于摸到了木板。好,這就是樓門!他一把推開了大門,一股清新的空氣撲進來。”
(5)、談體會:
指名生讀,你體會到什么?(體會江凡在危急時刻鎮靜沉著,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體會:江凡熱愛生活、熱愛生命、遇事冷靜機智。)
2、男女生分別讀讀這兩個自然段,讀出自己的理解。
3、指名讀這兩個自然段并讓學生互評
4、小結:
a、問:江凡為什么能夠把奶奶和鄰居從火中救出來?
b、江凡為什么會成為這樣一個小英雄?齊讀第七自然段(讀后回答)
(四)、拓展延伸
討論:1、我們應當向江凡學習什么?
2、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會怎么做?(談自己的真實想法)
3、如果你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么做?
請學生把自己在課前查找的有關火災中的自救常識的資料,向同學們介紹
(五)、分角色朗讀全文(全班合作)
(六)、作業:
(1)有感情地讀課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圖片和資料。
教學反思:
下面,就我執教的《江凡》一課,談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
1、注意創設良好的師生關系。
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良好的師生關系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所以在課堂上我盡量以兒童化的語言與態勢,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共同學習,努力創設民主、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2、積極創設課堂情境。我在課堂上創造機會,讓學生表演“火災中的江凡”,讓這個情境再現,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身臨其境,可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再次受到啟發,受到教育。
3、重視對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的培養。在本課的預習作業中,我布置學生查找資料,收集關于火災場面的圖片,查找有關資料,了解火災中的自救常識。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養成有目的收集資料的好習慣。在學生查找資料之后,我就讓學生匯報收集情況,一一給于評價,花的時間雖短,但能慢慢地激起學生學習知識探索知識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