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育敘事《媽媽,不要送傘來》
“聽父母話的孩子就一定是好孩子?”小d予以反駁。
“我認為課文并不是要我們真的像他那樣淋著雨回家,而是要我們克服依賴的心理,做一個自立的孩子。”語文科代表小e的見解果然高出一籌。
我接過小e的話茬:“大家剛才的發言精彩極了,正如小e所說的那樣,我們不能總依賴父母,我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正在慢慢長大,要不斷接受生活的考驗,學著做一個勇敢、自立的孩子!
同學們各抒己見,各有各的道理。聽著孩子們的發言,我特別的開心與激動。雖然同學們看法不一,但經過討論,彼此互相啟發,增強了口頭表達能力,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這正是新的課改理念的生動體現。
思考:1、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課改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通過這篇課文的教學,我深深地懂得:教師在課堂上聽到學生的“異口異聲”時,要用一種開放的心態去熱情接納,千萬不能出現那種“‘雪融化后是春天’判錯”之類的錯誤。(因為標準答案是水)
2、課堂是生成的,不能完全靠預設,要根據實際問題因勢利導,巧妙點撥。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有時還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