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小板凳》教案
教材分析:愛因斯坦是20世紀偉大的科學家,課文講的是愛因斯坦小時候自強自勵的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觀愛因斯坦是有不怕失敗,堅定信心,追求成功的精神品質。
教學目標:
1、會認13個生字、會寫9個字,繼續分析字形字義。
2、朗讀課文,想象愛因斯坦遇到挫折和失敗時不氣餒,不斷努力的情景。
教學建議:
1、與閱讀理解結合,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2、重點字詞如“凳、糟糕”,引導學生反復學習。
3、引導學生注意聯系課文前后部分,從語言、動作中體會想法。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你見過最糟糕的小板凳嗎?今天,我們一起到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小時候的課堂上去看一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字詞,想辦法解決。
2、指讀、互讀字詞。
3、領讀詞語。
4、你記住哪個字?怎么記的?
5、寫字時,注意什么?哪個字給大家提個醒?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字詞、會寫生字、體會“努力”包含的品質。
2、想象愛因斯坦遇到挫折時,不斷努力的情景。
教學重點:想象愛因斯坦如何努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詞卡。
2、這篇文章寫一件什么事?
二、再讀課文,深化感司。
1、指讀第一段:寫了什么?
2、自讀第二段:看到了小板凳,老師和同學是怎么做的?讀出老師生氣語氣和同學的嘲笑語氣。
3、指讀第三段:愛因斯坦是如何做的?心里會怎么想?練讀愛因斯坦的話。
4、介紹愛因斯坦。
三、學完課文,你有什么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