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 教案 浙教版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秋大到”、“天氣涼”、“樹葉枯”,“燕子南飛”等自然特征。
2.引導學生體會課文對落葉用途的比擬,學習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方法,培養學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3.學會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小蟲、螞蟻、小雨、燕子各把落葉當作什么。
教學難點:
初步培養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句于,提高分析句子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每當秋季到來,涼風陣陣,樹上的葉子在秋風的吹拂下,一片片輕輕地飄落下來,它們就像一只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俏悄地落在屋頂上、落在地上、落在小河里,非常有意思。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一篇關于落葉的課文。
二、范讀課文:
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思考:課文中有幾種小動物和落葉有關?
(小蟲、螞蟻、小魚、燕子)
三、學習課文:
1.第一段:
你觀察過嗎?一當秋風吹過,樹葉一片片落下來,那這樹葉又是怎樣落下來的呢?
指名讀,思考:樹葉為什么會落下來?
(秋風起,天氣涼,樹葉黃了。)
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
(樹葉一片一片地落下來。)
“一片一一片”與“一片片”有什么不同嗎?(看圖回答)
“一片一片”是時有時無地飄落。
“一片片”是接二連三地,紛紛揚揚地飄落。
指導朗讀:注意“起”“涼”“黃”“落”四個詞語,簡潔明了地寫出了樹葉飄落的原因,同時也寫出了落葉的美。
2.第2-5段:
落葉不僅顏色美,而且落下時的樣子也很美,小朋友們喜歡它,小動物們也喜歡它。
自由讀2一5段,思考:樹葉落在什么地方?誰看見了?它是怎么做的?它把落葉當成什么?
第2段:
根據問題回答:出示投影:落葉落在(地上)。(小蟲)看見了,(爬來)。把它當作(屋子)。
想一想:我們住在屋子里有什么好處?(可以擋雨淋,太陽曬……)
為什么說“小蟲把落葉當作屋子”呢?它躲在落葉里有什么好處?
(小蟲躲在落葉里,也可以擋雨淋,太陽曬……,就像人們住在屋里一樣)
第3段:
根據問題回答:出示投影:落葉落在(溝里)。(螞蟻)看見了,(爬上來)。把它當作(船)。
想一想:在生活中,“船”是干什么用的?
(船是幫我們過河或在水上前進的交通工具。)
為什么螞蟻把落葉當作船呢?
小結:
屋子和船都是我們生活中有的,凡是生活中有的,我們就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想一想他們的用處,再想一想這些小動物“躲在落葉里”或“坐在當中”會怎么樣,就會明白了。在下面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用這個方法去想,去學習。
第4段:
默讀課文,思考回答:
出示投影:落葉落在(河里)。(小魚)看見了,(游過來)。把它當作(傘)。
想一想:在我們生活中“傘”是干什么用的?(擋雨淋)
為什么說小魚把落葉當作傘?
小組討論---訂正
自學第5段:
小聲讀課文,用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己學習這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