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下冊《木蘭從軍》說課稿
我說課的題目是國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二課《木蘭從軍》。(板書:木蘭從軍)《木蘭從軍》一課是一篇歷史傳說故事。講的是古代花木蘭女扮男裝,替父從軍的事,贊揚了花木蘭尊老愛幼、熱愛祖國的優秀品質。我個人認為本文情節生動、形象鮮明,是一篇培養學生閱讀、思考及想象能力,進行道德品質教育的好教材。但因為學生對花木蘭了解甚少,要讓學生通過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簡述感悟到花木蘭的優秀品質,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基于以上認識,針對教材特點與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位為:
1、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和兩條綠線里的6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運用多種手段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掌握邊讀邊想象的讀書方法。
3、理解課文內容,感悟花木蘭愛家愛國的優秀品質。
進行簡單的句式訓練和語言實踐活動,內化文本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其中,目標1、2是教學重點,目標3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準備安排兩課時來引導學生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
第一課時的教學步驟為: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上課尹始,我首先通過一幅花木蘭一身戎裝馳騁沙場的課文插圖,讓學生初步感受木蘭的颯爽英姿。隨即出示課題,理解“從軍”一詞,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文本的興趣。二、自讀課文,了解大意。在這一環節中,我將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課文,在自讀中自學生字,了解課文大意。三、檢查反饋,整體感知。在檢查朗讀的過程中,對文中“征兵”、“燕山”、“年齡”、“將士”“將軍”等易讀錯的字詞予以關注指導,并指導學生讀好長句的自然停頓。在朗讀的同時,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部分詞義。四、自主識字,指導書寫。本課有10個生字,這節課上我將指導學生書寫五個筆畫較少的字,寫時提醒學生注意觀察字型結構和筆畫位置。其中重點板書“弟”,強調書寫筆順。最后預留5—6分鐘讓學生當堂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這一課時,我安排了三個教學環節: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二、精讀課文,想象拓展。三、認讀生字,指導書寫。其中第二環節是本課的訓練重點。
具體過程是: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上課尹始,教師以簡煉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新課的學習,認讀課題,并指導學生正確認讀上節課學習的新詞,夯實基礎。
二、精讀課文,想象拓展
本文共有四個小節,二、三小節是教學的重點。
首先,教學第一小節課文時,我將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抓住一個“女”字,初步讓學生模糊地感受到木蘭是一位不同尋常的英雄。然后設下疑問: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女的是不能從軍的,而木蘭怎么會去從軍,成為一位女英雄的呢?讓學生帶著疑問積極地進入第二小節的學習。
教學第二小節時,我首先組織學生自讀課文后,圍繞問題“花木蘭為什么去從軍?”展開交流。隨機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感悟各句句子,并進行朗讀的指導。第一句中我將抓住“經常”一詞引導學生聯想當時北方戰事不斷,百姓流離失所的危急情況。從而順勢就理解了第二句中的“緊急”一詞。在第三、四、五句的教學中,我準備引導學生談談什么叫做“焦急萬分”,木蘭為什么焦急萬分?理解木蘭的想法,弄清木蘭替父從軍的原因,(板書:替父)從而感受到木蘭愛家愛國(板書:愛家愛國)的優秀品質。緊接著,我將結合第六句話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進行一個語言拓展訓練:說說木蘭的家人會怎樣勸阻木蘭,木蘭又是怎樣說服家人的?相機進行合理地指導點撥。然后引導學生讀好相關的句子,讀出木蘭替父從軍的堅定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