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反問句。
3、懂得跟狼一樣的惡人是沒有什么道理可講的。
師生主要活動:
一、 復習導入
1、出示本課詞語,齊讀,每個兩遍。
2、說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狼找碴兒一共找了幾次?
老師:他找了什么碴兒?小羊是怎么回答的?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精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
1、觀察插圖,圖上畫的是什么地方?圖上有誰?它們在干什么?
2、指導說具體。
一只( )小羊在( )小溪邊喝水。
一只( )狼走來,想( )。
3、指名連起來說圖意。
4、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5、小結圖意。
第二--六自然段
1、說說“找碴兒”的意思。
2、精讀2、3 自然段。
指名讀,討論: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碴兒?羊怎么回答的?
看圖理解“游”“下游”的意思。
指導朗讀,狼的話要讀出兇狠的語氣,小羊的話要讀出溫和的語氣。
小結:狼第一次找碴兒,羊用事實駁斥了它。
3、精讀4、5 自然段。
輕聲讀,討論:狼第二次找的什么理由?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教學詞語:氣沖沖 可憐 背地里
指導朗讀。
4、精讀第6自然段。
聽老師讀課文,討論:狼第三次找什么借口?
教學生字詞:爭辯
為什么這一次不寫羊講理的話?
誰來說說狼向小羊撲去,結果會怎樣?(一種情況小羊被狼吃掉,另一種情況小羊獲救。請學生展開想象:小羊可能怎樣被得救。)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小結2-6自然段。
自由練讀,練習說話。
指名用“先……再……最后……”的句式把狼三次找碴兒的經過說出來。
指名用羊反駁狼的話來說明狼是在故意找碴兒。
師述: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對于像狼一樣的壞人,我們不能太善良,要認清它們的本性,要設法和他們斗爭。
啟發想象,發散思維。
如果你是小羊,你怎樣和狼作斗爭?
三、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1、《狼和小羊》這篇課文里一共有幾個人物?哪幾個?他們說話時各是什么樣的語氣?
人物:狼、小羊
狼第一次說的話,要讀出盛氣凌人、橫加指責的語氣,第二次說的話要讀出蠻橫無理、怒氣沖沖的語氣,第三次說的話要讀出窮兇極惡的語氣。
小羊第一次說的話,要讀出據理爭辯和小心翼翼的語氣,第二次說的話要讀出極力申辯和著急、害怕的語氣。
2、各自體會不同人物的性格特點和說話時的語氣,自由練習朗讀。
3、分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各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當眾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后進行評議。
四、說話練習
1、練習用“總是”、“經常”進行說話練習。
2、結合課文,進行續編故事。
五、教學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生字,指名讀讀。
2、教學剩余生字。
學生自學筆順圖,指名說說筆順。
3、教師范寫。
4、學生寫《習字冊》。
主要設計意圖:
本節課的設計新穎,圖文并茂,在學習中不斷鼓勵學生創造性地思維,課文講解到最后,要求學生想象說話,強調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