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發現教學設計
4.自由讀2.3自然段。
小結:一個奇怪的現象,引起了達爾文科學研究的興趣;經過反復觀察,他終于有了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指名學生談)
教學第四自然段:
1.齊讀。
2.簡介達爾文的科學研究成就,使學生明白達爾文的這個發現對他以后的科學研究所起的作用。
四、回歸整體,拓展延伸
1.學生朗讀全文。
2.交流:通過對課文的學習, 你認為達爾文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科學家?(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五、寫字
存:共六筆。獨體字。撇筆稍長。第四筆為橫鉤,第五筆為彎鉤。
研:共九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低右高。
較:共十筆。左右結構。各占一半,居豎中線兩側。新偏旁“車”讀做“車字旁”筆順為橫、撇折、豎、提。
(教學中教師應給予工整的范寫,指導重點筆畫。注意指導寫字姿勢,通過大屏幕展示優秀作業,樹立典范)
六、作業布置
1、熟讀課文。
2、除了達爾文你還知道哪些科學家的故事呢?課后搜集資料,下節課交流。
板書設計:
7 有趣的發現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
沒有翅膀 不會飛 不大可能淹死
翅膀特別大 能頂住大風 能生存下來 適者生存
翅膀小 頂不住大風 逐漸消失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復述課文。
2.總結課文,使學生懂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3.完成課堂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可從達爾文的精神和自己的感受等方面談談自己的收獲)
二、交流:課后,你都查找了哪些科學家的故事?
三、學習復述課文
1.引導學生理清課文敘述層次。
(1)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最后一個自然段呢?
(2)第二、三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部分,圍繞“有趣的發現”,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后寫什么?
完成填空:
圍繞“有趣的發現”,先寫達爾文到海島上考察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寫達爾文捉來許多昆蟲反復觀察比較,最后寫他終于找到了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對照板書和課件屏幕,練習復述。
(1)指導學生明確:什么是“復述”?“復述”與“背誦”有什么不同?
(2)同位互相練習復述。指名復述,評議。
四、寫字。
文:共四筆。獨體字。第一筆“點”和捺筆的交叉點均在豎中線上。
反:共四筆。獨體字。要注意的是:第一筆是平撇,第二筆是直撇。
百:共六筆。獨體字。指導時須與“白”字區分開。首筆橫應寫得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