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芳學藝教學案例
師:梅蘭芳的師傅是一個唱戲的行家,他告訴梅蘭芳要當好京劇演員,不光嗓子好、身體棒、眼睛還要有神,因為舞臺上的演員常常要通過眼神來告訴觀眾他是高興了、生氣了、還是難過?墒乾F在師傅卻說他的眼睛沒有神兒,認為他不是唱戲的料。聽師傅這么一說,梅蘭芳是不是就放棄了?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看看梅蘭芳是怎么學藝的。
學習第二自然段
生: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
師:是呀!梅蘭芳學藝的決心沒有動搖,他下定決心要克服自身的缺點,好好學唱戲。
生再讀這句話,把“沒有動搖”讀得很重。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把梅蘭芳學好京戲的決心讀出來了。真棒!
生齊讀這句話。
師:那么梅蘭芳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來看圖,梅蘭芳在干什么?
生:梅蘭芳在看鴿子。
師:他是怎么看的?
生:他眼睛一動不動地看。
生: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一眨不眨。
生:鴿子飛到哪兒,他的眼睛就轉到哪兒。
師:課文中是怎么說的?在課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生:他常常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或者注視水中游動的魚兒。
師出示這句話,指名讀
師:在這句話中哪些詞語最能表現梅蘭芳在認真看鴿子呢?
生:緊盯
生:注視
師:接下來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師請小朋友緊盯空中飛翔的鴿子,可以盯住其中一只,目光隨著它的飛翔而移動,但頭不好動。(師手中拿著鴿子圖片不停地動,學生眼睛緊盯著看一分鐘。)
師:老師注意到好多小朋友的眼珠都在不停地轉動,就要這樣,F在你有什么感覺呢?
生:我的頭有點暈。
生:我的眼睛很酸、很累。
生:我的眼睛快要流眼淚了。
生:我很想馬上把眼睛閉上。
師:這么累,這么不舒服,那梅蘭芳是不是今天練了,明天就不練了?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呀?
生:我是從常常這個詞知道的。
生:我是從日子一長這個詞知道的。
師:梅蘭芳早上練,中午練,一有空就練。就是這里面哪個字呀?(指板書“勤學苦練”)
生:“勤”(一起讀好“勤學苦練”這個詞)
師:你們只堅持了一會就感到眼睛特別酸、累,想掉眼淚。而梅蘭芳天天這樣練習,你們學到這兒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梅蘭芳先生,您這樣練眼神,可真了不起呀!
生:梅蘭芳先生,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師:讓我們帶著你們對梅蘭芳的敬佩之情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經過苦練,他的眼睛漸漸靈活起來,靈活的好象心里想說的或可以從眼睛里看出來。所以人們怎么說?
生:人們都說,梅蘭芳的眼睛會說話了。
師:誰讀懂了這句話?(指導朗讀好這句話) 現在師請兩位學生上來分別用眼睛表示出對老師的生氣、喜歡。
師:好,謝謝你們,這就叫眼睛會說話。請同學們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梅蘭芳選擇空中之鴿,水底之魚來訓練自己的眼神,終于使自己的眼神會說話了,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決心呀!讓我們再一次帶著敬佩之情齊讀第二自然段。
教后反思:
這是《梅蘭芳學藝》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個片段,課文的文眼就在“勤學苦練”,重在讓學生體會梅蘭芳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不是輕而易舉的,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獲成功。 “勤學苦練”一詞概括而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在教學中,我著重讓學生通過朗讀自己感悟,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去感受梅蘭芳的“勤學苦練”。課上,我演示文中鴿子飛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角色置換,像梅蘭芳一樣去“緊盯”、“注視”,從而使學生產生“苦”與“累”的真切體驗;再讓學生了解梅蘭芳練習的時間,至此,梅蘭芳“勤學苦練”的形象便在他們頭腦中鮮活、豐滿起來。著名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是用形象、聲音、色彩和感覺思維的。”在教學中,教師就要有意識地引入生活情境,把語言文字變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深對課文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