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學苦練梨園情——《梅蘭芳學藝》教學案例
3、 同學們,是什么讓梅蘭芳取得成功的呢?(勤學苦練)
4、 對,經過勤學苦練,梅蘭芳——同學們,讓我們帶著深深的敬意來讀這段話!過勤學苦練——同學們,讓我們高聲贊揚這位偉大的京劇大師。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我注重課外資源對學生的熏陶感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用眼睛看鮮活的京劇圖片表演,耳朵聽關于梅蘭芳學藝中勤學苦練的小故事,用心體驗梅蘭芳學藝的艱辛,用腦子思考探究梅蘭芳成功的原因。
四、拓展說話,贊大師。
1、師:看著梅蘭芳,看著他那雙會說話的眼睛。你想對他說些什么呢?
課件出示:梅蘭芳先生,我想對你說--------------。
自己先輕聲說一說,準備準備。指名說。
2、一個“終于”讓我們感受到梅蘭芳學藝的艱辛,你能用“終于”這個詞說句話嗎?指名回答。
設計意圖:
在“梅蘭芳先生,我想對你說”的教學過程中,激活學生
的思維,相信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語文素養一定會得以提升。在生活化的課堂情境中,孩子們不僅是收獲了知識,提升了語文素養,而且對京劇這一傳統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五、總結延伸梨園情
這節課,我們讀了梅蘭芳苦練眼神,終于成為京劇大師的故事。現在他創立的梅派唱腔還一直活躍在舞臺上,經久不衰,京劇真不愧為我們國家的國粹。回去后,同學們可以找找相關的視頻去看看,一起去感受一下梅蘭芳先生勤學苦練后的梨園精粹。其實,這樣故事還有很多,如一年級學習的《懷素寫字》、以及《他得的紅圈圈最多》。今天,老師再向同學們推薦一個這樣的故事:《鑿壁偷光》。
設計意圖:在師的總結中引導孩子們領略京劇這一傳統文化的經久不衰,同時引導孩子們學會梅蘭芳先生“勤學苦練”的精神,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方法和思維,同時也包括價值和做人。在啟迪和激勵中,引導學生深切地體會,得出一個結論——勤能補拙。
六、作業
1、讀讀背背四字詞語。(略)
2、回家練講《勤背戲詞》的故事。
3、用多種方法、多種途徑去收集古今中外名人勤學苦練成才的故事。
教學反思:《梅蘭芳學藝》這篇課文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由于學生對梅蘭芳了解甚少,因此開篇便由視頻導入,快速地切入文章,讓孩子對主人公產生興趣,同時中國的傳統文化——京劇,也隨之走入了孩子們的視線。而后抓住文眼,每個環節我都以京劇貫穿,落實了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這篇課文的文眼就在“勤學苦練”,重在讓學生體會梅蘭芳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并不是輕而易舉的,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天生的不足,只要付出努力就能收獲成功。“勤學苦練”一詞概括而抽象,如何使二年級的兒童對其產生真切的體驗和深切的感悟呢?我采用模擬生活情境和聯想生活情境兩種方式,化抽象為具體形象。我還憑借教材,進行了有效地擴充,比如一些梅蘭芳學藝過程中的其他故事,讓孩子們明白了要成為京劇大師還要練好身段、唱腔、動作等等。從而,對“勤學苦練”的認識更深了,對梅蘭芳這位著名的京劇大師也就更敬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