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互動•自主——《大禹治水》課堂實錄與評析
師:同學們,本單元的主題是“奉獻”。你認為鯀奉獻了什么?大禹又奉獻了什么?
生:鯀奉獻的是生命。
師:也就是說,大禹能治水成功,其中也有鯀的一份功勞。
生:大禹奉獻的是智慧,還奉獻了自己的愛心,對老百姓的愛心。
師:是的,因為無私奉獻,為民造福,因為舍小家為大家,所以才被人們世世代代敬仰和愛戴,所以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才流傳了千百年,而今已家喻戶曉。(課件出示大禹的塑像及禹祠、禹陵、禹廟圖,生看圖片)。
師:有兩句名言正好表達了我們此時此刻的感情(課件出示兩句名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學生齊讀兩遍)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點評:這一環節的教法很精妙。胡老師結合單元主題,引導學生體會“大”字的情味感和意蘊感,將課文的人文性滲透于語言文字訓練中,自然地凸顯出文章的主題。再加上大禹塑像的出示,名言的恰當運用,大禹的高大形象在學生心中立體鮮活地樹立了起來,情感得到升華。】
四、回歸整體,開放存疑。
師:現在回顧一下我們開始提出的四個問題,看這些問題是否都解決了?(課件出示四個問題)
生:解決了。
生:我還有問題不明白。
師: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禹在治水的過程中,還有那些感人的故事?
生:課文題目為什么不叫“鯀禹治水”?
生:天帝為什么不自己處死鯀,而要火神去處死鯀?
生:課外書講的大禹治水的,為什么有些與課文中講的內容不一樣?
生:……
師:你看,這節課我們雖然解決了一些重點問題,但現在大家又提出了這么多問題。讀書就要這樣,把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獲得一般人得不到的認識。相信同學們在課后會通過閱讀和討論來弄懂這些的問題的,有信心嗎?
生:有。
師:同學們,在我國歷史上,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出示課件),如: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女媧補天……這些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你們課后也可以讀一讀這些故事。(下課)
【點評:胡老師引導學生緊扣課始提出的問題,在回歸整體的同時,再次給學生質疑的機會,讓學生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把學生的閱讀從課內引向課外,凸顯了教學的開放。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一個個問題就像一個個小鉤子鉤住孩子的好奇心,使學生的課外閱讀成為一種自覺自愿的心理渴望。】
板書設計:
大禹治水
引水入海歷經千辛萬苦
三過家門而不入
(大智慧、大無畏、大公無私)
探究•互動•自主——《大禹治水》課堂實錄與評析來自第一范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