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六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實錄:酸的和甜的
[個人簡歷]
佐曉梅,女,1973年生,1993年畢業于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內蒙古自治區優秀教學能手,現任教于內蒙古通遼市實驗小學。
從教13年來,潛心于語文教學研究,所撰寫的文章在《小學語文教學》、《小學青年教師》、《小學語文報》、《教育與發展》、《教育科研論壇》、《內蒙古日報》、《內蒙古教育》等刊物發表三十余篇。并多次在全國語文教師范文寫作比賽、征文比賽、人教社小語室論文評比活動中獲獎。2006年5月執教《玩具柜臺前的孩子》一課,獲內蒙古自治區選拔賽第一名。
教材簡析: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選編了5篇能給人以啟迪的故事,《酸的和甜的》是最后一篇。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編排,通過松鼠、兔子和猴子對待“葡萄是酸的”這個說法的不同態度及表現,告訴我們平時做事要親自去體驗、嘗試,不能光聽別人的話。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課文。
3.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在閱讀中識字、學詞,對故事內容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
1.寫好“犭”的三個字。
2.在朗讀感悟故事中懂得做事要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前預習:
1.朗讀課文。
2.自學生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了解預習情況;
2.同桌互相讀課文,在互讀互聽中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用讀句子的方式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三、圖文結合,學習課文。
(一)學習課文第一段,在潛移默化中識字學詞。
1.認識“狐貍”、“葡萄”等詞語,書寫生字。
2.觀察圖畫,簡單了解狐貍的做法。
(二)學習課文2—6段,在充分的練習后朗讀對話。
1.圖文結合,感悟松鼠和兔子的想法。
2.師生對讀兔子、猴子和松鼠的對話。
3.分角色讀課文的1——6段。
(三)學習課文第6、7、8段,在扎實的語言訓練中積累詞語。
1.朗讀、體會寫小猴子的句子,理解“迫不及待”的意思。
2.體會“大口大口”的用法。
3.圖文結合,體會兔子和松鼠的心理以及狐貍的想法,在擴展說話中領悟文章內涵。
四、鞏固識字。
五、總結課文。
第二課時
1.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表演課文;
3.學寫其余生字;
4.閱讀課外故事。
[課堂實錄]
人教版第三冊 酸的和甜的
出示課件圖片:
香蕉:是什么味道?
生:甜的。
師:下面只說出味道。
師出示辣椒、咖啡、楊桃。
師:誰吃過楊桃,說一說它的味道。
師:繼續看,酸奶
師:把邊上的字讀出來。
生:酸酸甜甜就是我。
師:蘋果
師:是什么味道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小嘴巴真了不起,嘗出了這么多種味道。這節課,還要讓我們用小眼睛仔細看,小耳朵仔細聽,小腦瓜仔細想。
師生問好
師:剛才我們說出了很多味道,今天我們來學習,在課題中就有兩個我們剛才說的兩種味道。板書課題,不知不覺中就讀準了這兩個字音。
師:平時的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酸”字?
生:酸奶、酸酸乳、酸梅……
師:留心周圍的事物,你們會認識更多的字呢。老師這里有兩個讀準字音的方法。聽清這個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課文中的樹葉、小泡泡可以幫助你,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也會讀好。開始吧。
生自由讀
師:都讀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