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去》說課設計
文之題目,猶如人之眉眼,是最精彩、最醒目之處。它那精煉的文字都有著無比深刻的蘊含。所以本文的導課我采取開門見山式,板書課題后提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我”是誰?去哪兒?為什么必須去?干什么?到底去了沒有?(板書)以此激發(fā)學生渴望讀書的熱情,也更好得起到了引導學生讀文章,理清文章脈絡的作用。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5分鐘)
1、在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自讀課文,圈出生字,再用自己最拿手的辦法和它交朋友,并嘗試解答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開啟學生自讀課文,自主識字。學生在識字過程中通過同位合作識字、查字典、上下文猜一猜等方法初步解決字音問題。這樣設計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2、字音解決后,課件出示生詞,利用各種生字游戲,集中進行識字鞏固:小老師教讀、生字寶寶找朋友、開火車打招呼讀、男女生賽讀等,從而達到在興趣昂然中鞏固識字的目的。
3、通過課件將要求會寫的字變紅,把字放回語言環(huán)境中認讀,如組詞、分析多音字、造句等,在識記中掌握生字。同時對要求會寫的生字鼓勵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字形、“我給大家提個醒”等方式記住生字。
(設計意圖:由于本文識字任務相對較重,所以我采取由文到句,由句到詞,到字,逐步識字的方法,以減輕識字負擔。同時通過課件演示,將生字變紅,吸引學生注意力,引導其重點學習。)
在學生完成識字任務,并保持一定的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下,我又進入教學第三環(huán)節(jié)。
(三)深入感知,自主表達 (20分鐘)
1、指名讀課文,解答同學提出的問題。(板書)初步概括文章大意。
(設計意圖:通過對文章的“整體”學習,了解課文大致內容,大體知道人物、事件,把握文章思路,從而抓住“球心”,達到對課文宏觀控制的目的。)
2、品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感受。
初步理清脈絡后,詢問學生:“你看過馬戲表演嗎?”順勢播放馬戲表演flsah動畫,讓學生談出看后的感受,“李丹的年齡和我們差不多,她又會怎么想呢?” 課件出示第6自然段,“為什么她又猶豫了呢?”在此抓住“球心”——猶豫一詞,展開“輻射”。猶豫的原因之一是李丹要去敬老院,為老人們表演并作了充足的準備;原因之二是爸爸臨時決定帶她去看盼望已久的馬戲。以此感受李丹內心的矛盾,指導閱讀。
隨后提問:“李丹去了沒有?為什么沒去?”課件出示課文第10自然段,讓學生感受李丹的堅定,把握教育的切入點,換位思考“假如你是李丹,會怎么做?”教育學生要做守信用的孩子。
(設計意圖:抓住“球心”,長文短教,保持文字的“向心力”。在閱讀中堅持“整體——部分——整體”的原則,使整個教學產生明確的指向性和目的性。通過觀看馬戲表演,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談感受,體會人物內心活動。同時課件出示2個重點段落,有利于集中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