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詞語 提高認識 升華情感----《梅蘭芳學藝》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齊讀:勤學苦練
【設計意圖:理解“緊盯”、“注視”對于理解“勤學苦練”至關重要。然而單單理解這兩個詞語的表面意思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引導學生感悟詞語背后的深刻內涵。
通過一分鐘 “緊盯”、“注視”玩具飛機,學生對這兩個詞語有了切身的體驗和感受,從中感悟到梅蘭芳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需要巨大的毅力。設計這樣一個有意識的活動,學生對“勤學苦練”的理解不再是蒼白空洞的,而是落實到一個個具體的行為當中,在此基礎上學生對梅蘭芳的精神品質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5、師:梅蘭芳的眼睛漸漸靈活了,人們都說他的眼睛會說話了。
一開始師傅說他的眼睛沒有神是看不起他,而現在人們是看不起他嗎?
(引導學生感受人們是在高度贊美梅蘭芳高超的表演技藝。)
說說人們為什么這樣贊美他?
師適當講解梅蘭芳精湛的表演技藝。(表演英雄時,人們會感動得流淚;表演敵人時,人們又氣憤不已,真是演什么像什么。)
誰愿意和人們一起贊美他高超的表演技藝。朗讀評價。
小結:梅蘭芳能有這么高超的表演技藝,是因為他勤學苦練,再次齊讀“勤學苦練。”
【設計意圖:再讀這個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明白,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下苦功夫的道理。而這種思想認識的提升是建立在朗讀感悟的基礎之上,并非教師枯燥的說教,達到了潤物無聲的效果。】
6、梅蘭芳終于成功了,齊讀第三節。
你想對梅蘭芳說些寫什么?
四、運用詞語,超越文本。
在同學們的生活、學習中也一定克服了不少困難,這都是你努力的結果。讓我們一起來說說吧!別忘了加上“終于”這個詞。
出示例子: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期末考試我終于 。
【設計意圖: 語文的學習歸根到底是語言文字的學習,訓練必須落到實處。出示例子而又不拘泥與例子,引導學生在自身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散思維,用“終于”造出豐富多彩的句子,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實現和諧統一。】
設計理念:
《梅蘭芳學藝》(蘇教版二年級下冊)講的是梅蘭芳小時候拜師學藝,經過勤學苦練,終于成為舉世聞名的京劇大師的故事,說明勤學苦練可以彌補先天 的不足。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勤學苦練”,并從中受到啟迪,是教學目的所在。
結合二年級孩子的年齡和學段特點,本節課的教學以詞語為切入點,以學生的切身體驗為基礎,通過對比、品味、體驗、運用等一系列手段,引導學生暢游于語言文字之間,不斷提高語言感悟能力和閱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