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和螞蟻》教案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 指讀第二自然段。
(2)冬天的景象可以用第二自然段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你能找到嗎?(荒涼)識記“荒”字。(與“流”聯系起來記憶,水流得一滴都不剩了,大地上長出荒草來)你知道什么叫“荒涼”嗎?(荒涼就是人煙少,冷清的樣子)什么樣的景象才能叫做荒涼呢?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老師的描述邊想象荒涼的畫面。教師放自然界中的北風呼呼地吹的聲效錄音,邊結合語言的描述:冬天來了,烏云不時的遮擋住了太陽,天空陰森森的,花兒、小草早已經干枯得沒有一絲水分,樹枝已經變得光禿禿的,還有幾片孤零零的殘葉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刺骨的北風狂掃著大地,干枯的樹枝不時地發出嗚嗚的響聲,小動物們都銷聲匿跡了,田野里一片寂靜,沒有一點生氣。同學們你們體會到“荒涼”是一種怎樣的景象了嗎?
3)對于小蜻蜓來說,荒涼就更加可怕了,田野的荒涼對蜻蜓來說意味著什么?(小黑板出示句子:
陽光燦爛的日子,每張葉子下面都有現成的睡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經遠去了。)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學習“爛”字。用“燦爛”說一句話。
(4)此時的蜻蜓心情會怎么樣?你是通過讀哪個句子知道的?它又是怎么做的呢?同學們做一個愁眉苦臉的表情,再做一個和愁眉苦臉相反的表情,你知道這個表情用哪個成語來形容嗎?(眉開眼笑),誰能用“愁眉苦臉”說一句話?想象一下,他會嘀咕些什么呢?
(5)指導朗讀,讀出蜻蜓那種悲傷、難過、痛苦的心情。此時此刻,如果繼續這樣傷心下去,蜻蜓有可能會被餓死,于是,它想了辦法,它去找誰了呢?
3、學習第三至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的第三至七自然段,想一想通過讀這幾個自然段他們的對話,你都知道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匯報學習這幾個自然段。
(2)、匯報蜻蜓是怎樣乞求螞蟻的,朗讀第三自然段,指導朗讀,要讀出螞蟻那種可憐的樣子,哀求的語氣。
(3)、那么螞蟻對蜻蜓又說了些什么呢?指導朗讀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反問的語氣。相機學習“勞”字。“勞”是會意字,“勞”的繁體字草字頭寫作兩個火字,意思是時已入夜,但是仍然有人點燃燈火在勞作。誰能想個好辦法記住這個字。(戴草帽用力去除草,這個人真勤勞)
(4)、蜻蜓明白螞蟻說的道理嗎?(明白)那他在夏天里沒有勞動的理由是什么呢?在課文中找一找。(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因為什么,所以蜻蜓才沒有勞動嗎?
(5)、最后蜻蜓決定怎么做了呢?指名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
(6)、分角色朗讀這幾個自然段。
4、思想教育:同學們,這個小故事我們讀完了,通過讀這個小故事你懂得了怎樣的道理?
布置預習
1、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小組學生做演員,排列課本劇。
第三課時
1、讀“劇本”
(1) 自瀆課文,請學生讀準字音。
(2) 同桌互讀課文,要求讀的熟練并能讀出感情。
(3) 四人小組合作試著分角色朗讀,設計適當的動作,讀出不同的語氣。(告訴學生,熟讀課文是演好劇本的關鍵。讀“劇本”達到讓學生再次熟悉主人公對話和動作的目的。這
樣,要演劇本之前就引起學生進入“劇”的氛圍,讓學生對“讀”有了目的和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