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評課稿
其四,對某些詞語的感悟還不夠,比如:最后一個自然段的“笑瞇瞇”“水汪汪”等,
第五.“哇”字該讀第一聲。
《云房子》評課
前不久,在螺崗小學聽了《云房子》一課,頗有感觸。下面就本節(jié)課談談自己的淺薄看法:本課教師教態(tài)親切、自然,教學過程井然有序、環(huán)環(huán)相扣,可以看出教師基本功較扎實,挖掘文本和駕馭課堂的能力較強,尤其善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如“做客”環(huán)節(jié),我認為處理得很好,學生較感興趣,寓教于樂,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學到了知識,并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但也有幾點質疑,希望與各位同仁探討:
1、《云房子》課文文本寫得很美,很生動,是否可以通過指導朗讀幫助學生入情入境,體味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師指導朗讀部分是否可以再細致、充分點?
2、拓展訓練部分是否可以再深入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文本。
3、教師的板書:“多 樂 美”,是否可以放在教學過程中書寫,而不是在課文上完之后。
《云房子》評課
已不是第一次聽李素俠老師上課了,每一次李老師的課都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今天李老師帶領我們走進《云房子》。我們的心靈仿佛被孩子們爽朗、天真的言語洗滌,自己也變得純凈許多,在輕松愉快中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了短暫的40分鐘。
《云房子》是一篇童話,講述雨過天晴后,一群小鳥在天空中造出許多美麗的云房子的事。課文想象豐富,語言風格清純明潔,充滿童真童趣,仔細讀之,內心油然而生回歸童年的渴望。李老師親切、自然的教態(tài),動聽的音調,個性化發(fā)展性評價,環(huán)環(huán)緊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行云流水般的教學流程,跌宕起伏的學生情感變化等等,使得課堂上的教學亮點一個接一個,聽得我躍躍欲試,也想像李老師那樣與孩子們一起交流學習的樂趣。
聽完李老師的課,腦海中不時閃現(xiàn)李老師的種種風采。
首先,李老師這堂課處處體現(xiàn)了新的教學理念。新課伊始,李老師便讓孩子們想象天空中的云房子像什么?孩子們展開思想的翅膀:樓梯、帆船、雨滴、蝌蚪、花朵、冬瓜、枕頭……接著教師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畫出課文中描寫云房子的語句,讀出自己畫的語句,說說自己喜歡的云房子,在拿出棉花造云房子,展示評價自己造的云房子,最后完成填空:天上的云房子可真多!有的像 ,有的像 ,有的像 ,還有的像 。填完后放入文中,孩子們讀者自己寫的云房子課文,情緒高漲,自豪之情溢于言表。李老師這種以學生為主體,而自己定位于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恰恰是新的課程改革對師生關系的定位。同時,在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通過聽、說、讀、做、寫、再讀等閱讀環(huán)節(jié),巧妙高效地解決了學習課文的難題,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學習任務。
第二,李老師活潑的教學手段,契合了二年級學生的特點。二年級學生能夠有效地連續(xù)學習30分鐘相當不易,學習一段時間孩子便想出去游玩一會兒,這是很正常的。李老師充分注意到了孩子們這樣一種心理特質,在課堂教學中將聽、說、讀、寫、做巧妙地結合起來,例如在教學云房子的樣子時,不但讓學生讀、說、做,還讓孩子們在讀的過程中加上自己編的動作,變讀為表演讀,孩子們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正好利用這樣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放松,看似平常的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恰恰再一次點燃具有強烈表現(xiàn)欲的二年級的孩子,將課堂教學推上另一個高潮。在教學“嘰嘰喳喳嘰嘰喳”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讓孩子們當小鳥的翻譯,給在座的老師和同學們翻譯一下小鳥們在說什么,并頒給“鳥語專家”榮譽證書,孩子們爭先恐后的發(fā)言態(tài)度可以看出,他們樂于思索,樂于表達。在精讀第二自然段中,李老師讓學生先交流找到的云房子的樣子,然后找出自己喜歡的云房子的樣子美美地讀一讀,結合圖片和老師的語言評價,抓住重點詞,在看中加深學生對云房子樣子的體會,在讀中加深對云房子的感悟。層層遞進,在學生興味盎然的時候,指導背誦積累,我覺得這種方法是很值得推崇和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