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奇石教學設計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自學練習時,緊緊圍繞前面的“劃、說、讀、演”四步學法,使學生在匯報過程中加深理解了各奇石的特點,提供了全班同學向別人學習的機會,更展現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在此過程中,2、3、4節的教學目標基本完成,重點難點得以突破。【指導朗讀】自由朗讀2、3、4節 齊讀2、3、4節【默讀思考】默讀第五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省略號說明了什么?【畫、說奇石】這段只告訴我們三種怪石的名字,請小朋友展開大膽的想象,選一種,在練習紙上簡單地畫下來。學生邊畫邊說同桌互說 【實物投影儀展示】我畫的是指名學生練說【課件演示】老師還帶來了幾幅不知名的怪石畫面,你們能幫它們取個名字嗎?6、背誦課文 整體回顧【提 問】黃山的這些石頭真是太神奇了,你們愿意把它留在腦海中嗎?請選擇自己最喜歡的部分背背。【課件演示】請結合畫面,按課文順序,會背哪段就站起來背誦。此練習體現了語文綜合性的特點,實現了語文學科向其它學科的滲透。適應了該年齡段的孩子的認知特點。實現了文字→想象→圖畫→語言的變化過程。趣味性強。學生樂于完成。在這里,課件的使用,將課外的知識引到課內,極大地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為畫面配音,不強制地要求背誦。加上優雅的古曲,秀麗的黃山風光使課堂中洋溢著輕松的學習氣氛。背誦課文不再是單調枯燥,而是充滿激情,學生不是愁眉苦臉地死記硬背,而是興致勃勃地當堂背出自己喜愛的部分。我們看到學生不僅鞏固了所學課文,而且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熱愛祖國之情油然而生,也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再次體現。三、總結全文,課外延伸【總結全文】結合板書,總結課文。【課外延伸】布置課后練習,請給自己的畫配上文字,寫一寫怪石的樣子、位置,再搜集有關黃山風光資料(上網查找、摘錄圖書、收集圖片、詢問親友),出一份以黃山風光為內容的小報。【結束語】黃山石真是姿態萬千、栩栩如生呀!黃山的風光真像一幅活的畫,又似一首無字的詩。同學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定能去黃山一睹她的風采!課后練習向課外延伸。繪畫、配文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培養了學生的寫作能力。《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學會使用常用語文工具書。初步具備搜集和處理信息能力。”辦小報能很好地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排版面、繪圖、寫作、書寫的綜合能力。變以往學生被動抄寫練習為主動地搜集、制作,極大地發揮了學生的創造力。深受學生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