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盒彩筆》研究課教學設計——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畫》
教學目的:
1. 認讀本課的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仿照課文,寫一首小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引入
二、初讀感知 自主識字
1. 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的讀音
2. 小組合作交流生字并檢查
3. 全班交流識字中遇到的困難和識記生字的好辦法,點撥多音字“藏”
4. 多種形式讀生字
5、指名朗讀課文,為文中兩幅圖取名字。
三、鞏固識字
1.爭與蠟筆交朋友:全部讀對,得一張蠟筆激勵卡。
2.游戲:給字寶寶照相。要求認讀會寫的字。
3.指導書寫:重點指導“盒”“寶”“永”“底”的書寫,其中“盒”與“寶”要與語文天地的書寫結合,還要與“金鑰匙”的寫法介紹結合起來。
(2)其它生字學生用自己喜歡、習慣的方式進行識記。
四、學習詩歌第一小節
(一)4人小組選擇友情提示的一項或幾項來完成
a說一說:丁丁用彩筆畫了什么,那表示什么景物?
b畫一畫:用簡單圖形把板書補充完整
c讀一讀:怎么讀才能把你喜歡的句子讀好聽
(二)小組匯報按上面的提示匯報,相機指導朗讀。
(相機理解“連綿起伏”,圖片展示。
相機理解電視塔。問你為什么把電視塔畫得這么高呀?
教師出示圖片電視塔:電視塔給了你什么感受呢?)
(三)總結第一小節:
1、齊讀:我有一盒彩筆,我用它畫美麗的今天。
2、丁丁說讀法: 每次讀這一小節,我總喜歡邊讀邊想象那些美麗的景色邊讀,讀著讀著,我仿佛就在美麗的景色中游玩,是多么的陶醉啊。
3學生出主意、提建議:怎么讀才能把第一小節讀好?
4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為課件配音。
第二課時(閱讀教學比賽教學設計)
設計說明:
羅杰斯曾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只有讓學生處在一種無拘無束,自由暢達的空間,他們才會盡情地‘自由參與’與‘自由表達’,其形象思維能力和創新人格才得以培養”。基于此,本課的設計努力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活動的空間,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擬通過朗讀、評讀、繪畫、想象等方式來感受詩歌的美;基于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元的,在尊重差異的前提下,珍視學生的個性化體驗,擬多次讓學生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文,鼓勵學生用他們喜愛與擅長的方式予以表達,在學生多層次朗讀的前提下,擬通過朗讀金鑰匙及各種形式的評讀讓學生感受朗讀的魅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出示本課的評價要求:回答精彩,朗讀有味道,小組會合作的可獲得蠟筆激勵卡,若小組四人共能得到4張,就可以到“閱讀天地”選擇小組喜歡的“太陽”,不同顏色的太陽有不同的小詩。
二、課件出示生字詞,復習引入(師再次提醒“藏”有兩個讀音),并送出教師的第一個理想。
三、檢查上節課的作業
1、同桌兩人一人畫,一人背第一節詩完成得怎么樣。
2、說背誦好方法
3、全班選擇自己合適的方法來背,并送出教師的第二個理想。
四、學習第二節詩
(一)師根據課件分步展示動畫來范讀第二節詩。
(二)學生找到喜歡的伙伴把第二節詩讀一讀。
(三)學生個人匯報:你覺得丁丁的哪個理想最神奇、最有趣?
學生提到哪引導到哪:
a畫透明的海洋
1、理解海底寶藏:播放圖片。
2、你還知道海底有哪些神奇的東西?
3、學生個人試讀、喜歡的站起來讀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