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恩情(第一課時)
(2)播放《陽關三疊》音樂作為背景,學生嘗試。你想不想來縫縫試試?請大家從課桌里拿出針線包,看看里邊有什么,先找到一根針,從穿針引線開始,把兩塊布縫起來,可要注意安全哦!遇到困難可以舉手,老師會來幫助你。
4、交流感受。向大家說說,你覺得縫衣怎樣,談談你的感受。再和孟郊的母親連起來想一想,你覺得孟郊的媽媽縫衣服怎樣呢?
5、小結:縫衣服可真不容易!孟郊的母親縫的衣服針腳又細又密,就更不容易了!
6、師生同讀課文。
7、“眼睛濕潤了”,為什么呀?(他看到母親的頭上有多了幾根白發,辛勞……)此時此刻的孟郊,他想說——(生自由發言:好好陪媽媽;在外考個好功名,報答媽媽……)然而,他什么也沒說,而是把母親的恩情一直記在心里,在50歲那年,寫下了歌頌母愛的詩——《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六)聯系實際
1、同學們,從小到大,在你的周圍,一定有許多人在關心著你,父母,爺爺奶奶,老師,親戚朋友……你注意過嗎?你感受到了嗎?
2、你想對他們——這些關愛你的人怎樣表達呢?請你寫下來。
3、交流,投影儀下展示。把這些心里話隨時寫下來,就是好句子,把一句句好句子連起來就成了好文章。讓我們從平時的點點滴滴開始積累吧。
(五)總結全課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體會了濃濃的母愛,想到了我們周圍關心我們的人,這些都是“恩情”。我們要會感謝這些愛我們的人、關心我們的人,學會感恩。